保溫杯 內容詳情
果汁飲料會遷移重金屬 解讀保溫杯「四不宜裝」
 保溫杯 2017-03-02 17:18:01

  保溫杯該怎麼用才健康?近期一條把飲料裝入保溫杯會致癌的消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更是引起了人們對保溫杯健康使用的擔憂。那麼這個消息是不是真的?保溫杯在使用過程中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果汁飲料會遷移重金屬 解讀保溫杯「四不宜裝」

  網友擔心:保溫杯裝飲料遷出重金屬?

  市民馬爺爺在微信群友分享的文章中看到,「江蘇質監抽查發現,使用保溫杯裝果汁、碳酸飲料會遷移出超量重金屬,用這樣的保溫杯喝水會喝出癌症。」這種說法可信嗎?記者了解到,去年江蘇省質監局對市面的保溫杯進行過風險監測。鉻、鎳、錳是不鏽鋼中大量存在的基礎性物質,是構成不鏽鋼不可或缺的金屬元素。不過,試驗發現,將飲用水煮沸後迅速倒入保溫杯中蓋上蓋子,同時在室溫(20℃)環境下放置24小時,145批次所有樣品均未出現重金屬遷移。

  江蘇質監部門強調,「需要明確的是,在正確使用不鏽鋼保溫杯產品時,重金屬的遷移往往以非常緩慢的速度進行,通常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保溫杯裝果汁飲料會遷移重金屬

  試驗:質檢人員用水及4%乙酸模擬酸性物(酸度類似青檸檬汁)比較試驗後發現,145批次保溫杯中水的重金屬遷移量非常小,都在檢出限以下;而145批次酸性模擬液中,有45批次產品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屬遷移出來。

  提醒:保溫杯裝水時,重金屬的遷移往往以非常緩慢的速度進行,通常不會影響人體健康。但是盛放酸度比較大的食品時,這種遷移速度就會加劇,極有可能在短時間內遷移出較多的重金屬。如果長期食用重金屬含量較高的食品必然導致在體內蓄積。

  保溫杯泡茶會導致茶多酚流失

  試驗:分別取容量大致相當的一隻保溫杯和一隻玻璃杯,並分別放入相同質量的茶葉,加入相同質量的開水。10分鐘後比較兩者的茶湯顏色發現,玻璃杯中的茶湯顏色淡一點,保溫杯中的顏色深一點。

  提醒:質檢人員介紹,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茶多酚,茶多酚這一類物質在高溫下相對比較容易被氧化成顏色更深的茶褐素,因此保溫杯中的茶湯顏色更深。而這個試驗也告訴我們,用具有良好保溫性能的不鏽鋼保溫杯泡茶將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茶多酚的氧化與流失。

  其他不適宜保溫杯攜帶的有:

  牛奶:一些人會把熱牛奶裝在保溫杯內,不過,這種做法會讓牛奶中的微生物在適宜溫度下迅速繁殖,導致腐敗,容易引起腹瀉、腹痛,牛奶在高溫環境下,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會被破壞,同時牛奶中的酸性物質還會與保溫杯內壁發生化學反應,影響人體健康。

  中藥:有些人也喜歡把中藥泡在保溫杯內,方便攜帶飲用。但煎好的中藥中溶解了大量酸性物質,容易和保溫杯內壁所含的化學物質發生反應,並溶解到湯藥里,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

  保溫杯選購指南:

  小口杯出水口過小易致燙傷:現在保溫杯的保溫效果普遍不錯,如果是廣口保溫杯,使用者能直接感受到熱氣帶來的警示,小心飲用。而如果保溫杯的出水口較小,使用者在喝水時無法看到杯內的液面,飲用時杯身傾斜也往往需要超過60度,不利於控制出水的速度,一旦水溫過高極易引起燙傷。

  優選內膽是304材質:部分保溫杯採用的是高錳低鎳鋼內膽,這種內膽的耐腐蝕性能遠不及304不鏽鋼,在酸性介質中重金屬易遷移出來,衛生、安全性能都比較差。尤其要提醒消費者的是,高錳鋼保溫杯價格大多在50元以下,而消費者是無法通過肉眼進行材質區分的,所以在選購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商店、大型超市購買,並優選明示內膽使用304不銹鋼材質的產品。

  保溫杯保養指南:

  1、清洗注意事項

  不鏽鋼保溫杯的清洗有講究,不能使用洗潔精,鹽等來清洗。因為保溫杯的內膽都是噴砂電解過,電解之後的內膽可以避免水與不鏽鋼材質直接接觸發生物理反應。而鹽和洗潔精都可能對其造成破壞。

  外表不要用硬物來差拭會損壞表面的絲印或者轉印。不能浸泡的清洗。使用時先放入小量開水然後倒掉再放入開水保溫效果更好,放入冰水可以在12小時之內依然能保持原來冰涼的效果。塑料件和矽膠圈不能用開水燙。

  2、使用的注意事項

  使用前先用少量沸水(或冰水)預熱或預冷1分鐘,保溫保冷效果會更佳。

  將熱水或冷水裝入瓶內後,務必確認關緊瓶栓,以免漏水造成燙傷。

  裝入過量的熱開水或冷開水,會有漏水現象,請參照說明書的水量位置圖。

  請勿放置於靠近火源之處,以免變形。

  請勿放在幼兒摸得到的地方,注意不要讓兒童玩耍,會有燙傷的危險。

  杯內放入熱飲時,請小心燙傷。

  請勿放入下述飲料:乾冰、碳酸飲料、鹽分的流質、牛奶、奶類飲料等。

  請勿將商品放入洗碗機、烘乾機、微波爐中。

  避免保溫杯掉落及巨大撞擊,以免表面凹陷而導致保溫不良等故障。

  2016-2021年中國保溫杯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提醒:保溫杯的保溫是通過密閉實現的,因此就算是能放在杯中的也不要放太久,就是喝掉或清理才是好習慣。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保溫杯相關研究報告
保溫杯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