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保險業總資產首次突破10萬億元,達到達到101591.47億元,截止至2018年底中國保險業總資產增長至超18萬億元,達到了183308.92億元,我國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保險業的發展趨勢呈現良好態勢。
按照保險標的的不同,保險可分為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兩大類。在中國,財產險主要由機動車輛險、企業財產險、農業險、信用保證險、責任險和貨運險組成,其中機動車輛險占我國財產險的比重超過75%,為我國財產險保費收入的主要來源;人身保險主要由壽險、健康險和人身意外險組成,其中壽險為我國人身保險保費主要來源,占比達到78.45%。這兩大險種為我國的保險業的保費收入提供保障。
近年來,國內保險業務的迅猛發展,2013-2018年,中國保險市場保費收入不斷上升,到2017年,已經壽險和非壽險保費收入分別已經達到3.18和2.24千億美元。保險業的迅速發展促進了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的快速增長。根據保監會公布的數據,2013年至2017年中國保險資金運用餘額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8.03%, 2017年12月31日,中國保險資金運用餘額達14.92萬億元。
從保險業的發展趨勢看,保險產品作為能夠兼顧風險保障和保值增值服務的金融產品,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但從我國當前居民家庭當中的金融資產配置比例來看,保險資產的配置占比僅有2%左右,相較於已開發國家中美國的32.6%和日本的26.8%來說差距明顯。這一方面是由於在我國當前社會環境下,仍是以基本社會保障體製作為居民風險保障基礎;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我國傳統社會消費觀念中的風險意識淡薄,居民投保積極性沒有被激發。隨著社會消費水平提高,風險保障理念逐漸深化,保險資產在居民家庭資產配置中的占比也將進一步提升。
未來我國將無可避免地進入到社會人口老齡化持續加快的進程中,保險業的發展趨勢良好,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加深帶來的主要矛盾是養老保障的供不應求,因此迫切需要引入商業養老保險來扭轉日趨嚴峻的養老形勢。同時,健康險的稅收優惠政策落地也預示著接下來的商業養老保險的稅延優惠政策已經蓄勢待發,保險行業將在政策紅利催動下站上騰飛的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