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熱 內容詳情
城市供熱行業投資分析
 城市供熱 2020-03-19 13:59:15

  城市供熱是利用集中熱源,通過供熱管網等設施向熱能用戶供應生產或生活用熱能的供熱方式。莫斯科有世界上最大的熱網、最大直徑的供熱管道、最大功率的熱電廠,熱電廠供熱占36%,大型及超大型鍋爐房占46%。以下是城市供熱行業投資分析。

城市供熱行業投資分析

  全球城市供熱行業發展迅猛,2019年全球城市供熱市場銷售收入3965億美元。城市供熱行業分析指出,歐洲是全球最大的城市供熱市場,2019年歐洲城市供熱市場占全球的42.3%,美洲占24.4%,亞洲占18.1%。

  我國城市供熱市場超過47億平方米,秦嶺淮河以北區域為傳統的供熱區域,占全國陸地面積的70%;15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等採暖地區132個地級以上的城市都有城市集中供熱設施。據城市供熱行業投資分析統計,2019年城市供熱面積超過47億平方米,過去5年複合增速為13%。城市供熱行業投資分析指出,以全國供熱價格25元/平米計算,現有全國城市供熱市場的年收入達到1175億元。

  供熱足夠:需求增加,供給足夠。我國對於供熱需求不斷增加,城市供熱面積從2018年的15.56億平方米上升至2019年67.22億平方米,是原來的四倍多,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1.92%。但與此同時全國實行控制煤炭消費總量,供給不足問題日益凸顯。如何用最少煤耗實現最大供熱成為解決目前供熱缺口的關鍵問題。

  餘熱暖民,環保高效。2019年,我國北方地區城鎮採暖面積達120億平方米,其中城鎮集中供熱面積為71億平方米。採暖用能超過1.8億噸標準煤(燃煤約占90%),不僅消耗了大量能源,還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是我國北方地區冬季霧霾的主要成因之一。

  政策推動,環保制熱大勢可期。發改委2019年印發《餘熱暖民工程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通過集中回收利用低品位餘熱資源,替代燃煤供熱20億平方米以上,減少供熱用原煤5000萬噸以上。城市供熱行業投資分析指出,實施餘熱暖民示範工程,選擇150個示範市(縣、區),探索建立餘熱資源用於供熱範式。同時在「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中也明確提出加強餘熱回收利用。

  未來3-5年,我國城市供熱行業新增需求複合增速達到15%。伴隨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的加速,城市新增供熱市場主要來自原有城市房地產業的蓬勃發展和大量的中小規模市縣(鎮)逐步具備集中供熱的市場規模。筆者預計未來3-5年,甚至更長時間,城市供熱市場將保持15%以上的複合增速。

  1、城市熱網兼併重組帶來價值重估。城市熱網將推進「拆爐併網」、小型供熱企業由於環保達標、自身運營水平等原因將被行業淘汰,大規模的兼併重組勢在必行。

  2、熱電聯產裝機比例提升。熱電聯產具備節能高效的特點,屬於優選的供熱方式。隨著城市熱網的整合、蒸汽價格機制的理順,熱電聯產為主的集中供熱成為主流趨勢。

  3、天然氣供熱市場潛力巨大。2019年以來,迫於霧霾天氣、PM2.5等空氣污染事件的壓力,北京、太原等部分重點城市提出市中心以燃氣供熱代替燃煤機組、工業鍋爐的「煤改氣「工程,上便是城市供熱行業投資分析所有內容了。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城市供熱相關研究報告
城市供熱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