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國炊具行業技術分析,在中國五金製品協會近日召開的烹飪烹飪炊具分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與會企業負責人結合公司運行情況、行業走勢及行業面臨的發展問題,一致認為,炊具業要想贏得新一輪發展機遇,必須要走轉型升級發展之路:要在技術領域不斷創新,推出真正適應消費者生活需要的優質產品;要提高企業人均產值,提高勞動生產率;要致力於行業標準的提升,提高企業進入門檻,淨化市場,並加強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現對2016年我國炊具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中國五金製品協會理事長張東立則強調指出,由於產品的特殊性以及國家對食品安全衛生的高度重視,炊具業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應更加注重質量,要通過標準的支撐,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的產品。同時,要通過新技術、新產品及整合兼併,逐步提高產業和品牌的集中度,培育幾家在國際上有知名度的品牌,使我國炊具行業的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升,早日成為世界炊具強國。
烹飪炊具是五金行業最為傳統的產品。經過改革開放30餘年的洗禮,我國烹飪炊具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不僅擁有1300多家企業,而且產品的種類已從早期的以純鋁製品鍋和鑄鐵鍋為主流的單一品,發展到壓力鍋、煎鍋、蒸鍋、炒鍋、湯鍋、奶鍋等多品種、多功能上,且產品的安全性能、質量、技術含量等也逐步提高升,並打造出了雙喜、蘇泊爾、愛仕達、王中皇、順發等有影響力的品牌。像國內其他製造業一樣,快速發展的炊具業也面臨著一系列發展中的問題,包括:低成本、低價格產品急需實現向高附加值、高利潤產品的轉變;偷工減料、不嚴格按標準生產等不規範經營行為,影響了行業良性發展;低端及不合格產品擾亂正常的市場競爭;產品及品牌在高端市場競爭力不足等。要破解這些問題,升級轉型是必由之路。
近些年來,炊具業為提升競爭力,滿足市場需求,一直進行著轉型升級的有益嘗試。其中最具代表性之舉就是不銹鐵鍋的問世。
據炊具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悉,鐵鍋是我國烹飪歷史上的傳統產品,成本低、價格低,在烹飪過程中釋放的鐵元素能夠被人體吸收,但鐵鍋易生鏽且沉重的缺點也一直困擾著消費者的安全、健康使用。為了使該產品獲得品質和價值提升,行業龍頭企業刻苦攻關,終於以「無塗層不生鏽」技術實現了鐵鍋不銹,為鐵鍋的發展邁出了劃時代的一步。目前,已被市場高度接受的不銹鐵鍋,售價能達到400~500元,實現了鐵鍋附加值的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炊具行業中的龍頭企業這些年來在技術和管理的創新上也一直進行著不懈的努力,促進了企業和行業的升級發展。其中,去年上市的愛仕達集團就擁有400多項專利技術,其生產的六保險壓力鍋、陶瓷無油煙鍋、不銹技術鐵鍋等產品都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同時,該公司還通過與杜邦合作,共同研製開發出了新一代健康環保不粘鍋產品,頗受市場歡迎。近年來,憑藉技術和產品優勢,該公司綜合實力一直居於業界前列。今年1~6月,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 10.25億元。近日剛剛慶祝了55周年華誕的雙喜電器,則通過不斷創新,煥發出了新的生產力。目前,雙喜不僅擁有一支高水平的炊具科技研發隊伍,而且還掌握了7大核心技術,並取得了近百項技術專利,產品獲得了國內外多項認證,領跑同行。另一龍頭企業蘇泊爾近年來在管理提升上狠做文章,不僅人均勞動生產率得到了提升,而且企業的工藝水平、產品檔次、產能也穩步提升。目前,蘇泊爾正在不斷完善生產流程建設,以適應多品種、少批量的產品結構變化。
中國五金製品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石僧蘭說,這些年來,國內炊具業在創新過程中經歷了原材料的變革、塗覆材料的處理、不粘材料的使用等,但新的時代特點也給烹飪炊具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同的產品都存在不同的細化指標,這也是未來產品和行業的創新點。如能否找出蒸鍋的蒸汽開孔大小和食物品質之間的最佳結合點?能否根據國內不同區域消費者的飲食習慣開發頗具個性的炊具?如何通過創新炊具讓高原地區的消費者吃上方便又美味的餐點?面對消費者對居住環境時尚、美觀的追求,怎樣讓炊具的外觀設計與之相匹配?這些都需要企業的研發人員深入到消費者的生活當中去感受和挖掘,找到他們真正的需求,並通過解決一個一個切實的問題,以優質的質量,逐步實現產品的提升和行業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