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治理 內容詳情
大氣治理市場前景
 大氣治理 2018-04-12 14:36:10

  自 2012 年底全國大範圍爆發霧霾開始,國家對大氣污染的治理步伐加快,目前國家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有3項,即二氧化硫、煙塵、工業粉塵。以下對大氣治理市場前景分析,一起來了解下吧。

  我國大氣污染一般來自電力行業,另一半則來自鋼鐵、水泥建材、有色冶金等非電力行業,大氣污染物主要有一次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從污染源控制與行業治理可行性角度來看,脫硫、脫銷與除塵是大氣污染治理的主要三大手段,未來行業的投資機會也將集中在這三個領域。

  通過對大氣治理市場前景分析,自 2012 年底全國大範圍爆發霧霾開始,國家對大氣污染的治理步伐加快,一系列政策規劃密集出台,監管趨嚴、標準提升、社會參與、依效果付費成為2016 年環保產業的「新常態」,大氣治理產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

  2013 年 9 月國務院頒布了「大氣十條」,可以說是國家大氣治理方面最重要的目標性規劃。為了確保其目標的實現, 2014 年起在宏觀層面積極推動大氣污染防治法立法進程;微觀層面各部委出台各項細化政策規劃以及實施方案,對大氣治理行業的發展做出指導,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台新的政策, 在推進末端治理的基礎上加大了對源頭控制力度。預計未來這一趨勢將更加明顯,在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區域聯防聯控方面繼續推進,如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政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政策,相關技術導則及管理機制也有望細化。

  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導下,目前行業通過嚴格標準、強化執法、稅費徵收等方式加大企業違法成本,使環保成本外部化轉向內部化趨勢十分明顯。伴隨著「兩高」司法解釋不斷落實、新《環保法》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環境稅立法及徵收等政策層面突破,大氣污染治理有望在政策高壓下步入嶄新階段。

  通過對大氣治理市場前景分析,2017年3月,環保部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規定9月底前,「2+26」城市行政區域內所有鋼鐵、燃煤鍋爐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大氣污染物執行特別排放限值。每個城市完成5-10萬戶煤改氣、煤改電工程。

  2017年6月,《關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公告(徵求意見稿)》出台,首次提出對鋼鐵、建材、火電、鍋爐、焦化、石化和油品儲運銷等多個行業的無組織排放控制措施要求,同時大幅提高鋼鐵行業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要求,並新增平板玻璃、陶瓷、磚瓦工業的特別排放限值。

  2017年8月,環保部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量化問責規定》,規定了「2+26」城市有關黨政領導幹部在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中失職失責行為的問責工作。以上便是大氣治理市場前景分析的所有內容了,需要了解更多關於大氣治理的報告請關注2018-2023年大氣污染治理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大氣治理相關研究報告
大氣治理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