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治理 內容詳情
大氣治理行業發展現狀
 大氣治理 2018-04-12 15:20:57

  近幾年,大氣環境污染嚴重,對人民健康和生活帶來安全威脅。北京常年處於霧霾天,西安也加入霧霾行業,大氣治理已是迫在眉睫,國家也積極集中精力配合工作者進行大氣治理。以下是大氣治理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013年9 月國務院頒布了「大氣十條」,可以說是國家大氣治理方面最重要的目標性規劃。為了確保其目標的實現,2014 年起在宏觀層面積極推動大氣污染防治法立法進程;微觀層面各部委出台各項細化政策規劃以及實施方案,對大氣治理行業的發展做出指導,指明了方向。

  大氣治理行業發展現狀

  大氣污染治理主要領域在於脫硫、脫硝和除塵等,其中除塵和脫硫處於發展成長期,脫硝正處於發展導入期。目前脫硫行業已經進入產品同質化、商品化階段,競爭激烈導致市場價格呈下降趨勢。但火電脫硫領域行業集中度較高。

  2014年當年新建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硫機組容量約0.36億千瓦;截至2014年底,全國已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硫機組容量約7.6億千瓦,占全國火電機組容量的83.0%,占全國煤電機組容量的92.1%。

  隨著國內對火電廠大氣污染排放標準正式出台,脫硝市場呈現大幅增長。2014年當年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硝機組容量約2.57億千瓦;截至2014年底,已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硝機組容量約6.87億千瓦,占全國火電機組容量的75.0%,占全國煤電機組容量的83.2%。

  火電廠除塵行業近年來保持平穩增長,但隨著火電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提高和加強對PM2.5治理的呼聲提高,除塵領域將可能轉型升級,未來擁有核心技術的環保企業將有條件占據優勢競爭地位。截至2014年底,火電廠安裝袋式除塵器、電袋複合式除塵器的機組容量超過1.89億千瓦,占全國煤電機組容量的22.9%。其中,袋式除塵器機組容量約0.75億千瓦,占比9.1%;電袋複合式除塵器機組容量超過1.14億千瓦,占比13.8%。

  未來大氣治理行業競爭將加劇

  2015年,大氣污染治理的市場熱點仍在火電廠脫硫、脫硝和除塵領域。由於受國家重視發展較早,政策要求嚴格,電價補貼、價格稅費等機制相對完善,火電廠脫硫脫硝除塵治理市場已相對成熟。

  1、火電廠脫硫提標改造成市場增長點

  「十二五」前期,在國家政策的強制性壓力下,火電廠脫硫市場呈現出了爆發式增長,據中電聯統計,截至 2016 年底,全國已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硫機組容量約 8.8 億千瓦,占全國火電機組容量的 83.8%,占全國煤電機組容量的 93.6%。在爆發式增長後,火電廠脫硫機組迎來了提標改造熱潮。 2016 年當年新建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硫機組容量約 0.5 億千瓦6,後期仍有較大的市場空間。由於火電廠脫硫機組安裝市場下滑,商業模式上,企業逐步從賣工程、賣設備向賣服務的模式轉變,發展方向由 EPC 模式向 BOT+特許經營模式轉變。

  2、火電廠脫硝市場仍迅速擴容

  2016 年當年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硝機組容量約0.6 億千瓦;截至2016 年底,已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硝機組容量約 9.1 億千瓦,占全國火電機組容量的86.7%,占全國煤電機組容量的96.8%。火電廠脫硝機組安裝市場仍處於快速發展期,按照存量機組脫硝設施成本150-200 元/kW、新建機組脫硝設施120-150 元/kW(不含空氣改造、引風機改造)估算,則「十二五」末期脫硝市場規模保守估計可達到850 億元。商業模式上,由於企業對脫硝設備的需求量大,脫硝市場仍以賣工程、賣設備為主,與此同時,特許運營模式被逐漸應用,呈現EPC+C 或 EPC+特許運營的商業模式。

  3、火電廠除塵提標改造市場迎來「井噴」

  截至2016 年底,火電廠安裝袋式除塵器、電袋複合式除塵器的機組容量超過2.97 億千瓦,占全國煤電機組容量的31.6%以上。其中,袋式除塵器機組容量約0.79 億千瓦,占全國煤電機組容量的8.4%;電袋複合式除塵器機組容量超過2.19 億千瓦,占全國燃煤機組容量的23.3%。8火電廠除塵提標改造市場迎來了「井噴」式增長,預計「十三五」階段除塵市場規模將迎來新的增長高峰。 商業模式上,由於依靠技術競爭的態勢逐漸顯現,且除塵設備日趨複雜,故商業模式從 EPC 模式逐步轉向BOT 模式。

  如今,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工業化中後期,傳統高能耗、高污染的生產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節能減排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環保行業發展的原始驅動力。從國外經驗來看,政府對環保的重視和大規模投入一般發生在工業化後期。這個階段經濟發展進入平穩階段,居民生活質量提升和環境改善逐步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政府工作中心逐步由保經濟增長轉向關注民生,其中環境保護是重中之重,我們預測「十二五」我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年均增長率在20%。

  未來,我國大氣治理力度將會持續加大,監督力度變強,治理準則提高,評級更嚴格。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降低我國大氣環境污染等級。以上是大氣治理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大氣治理相關研究報告
大氣治理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