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治理 內容詳情
大氣治理行業發展前景
 大氣治理 2018-05-18 11:39:09

  大氣治理是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污染的技術措施,充分利用環境的自淨能力,以改善大氣質量。2017年或是大氣治理行業最近10年來盈利狀況最好的年份,這也為大氣治理的升級改造提供了現實的經濟基礎。以下是大氣治理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大氣治理行業發展前景

  目前我國的大氣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粉)塵,它們也是形成PM2.5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拉長時間周期,以年為單位重新審視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治理情況:煙(粉)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均在減少。

  (1)二氧化硫:2007年至今,受益於電廠、鋼鐵、石化等工業污染源的脫硫設施的覆蓋率逐漸提升,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基本呈現逐漸減少的趨勢,2015年排放量為1852萬噸,較2007年減少25%。

  (2)氮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在2011年達到頂點(年排放量為2404萬噸),「十二五「電廠脫硝、非電領域低氮燃燒技術推廣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開始逐漸減少,2015年排放量為1851萬噸,較2011年減少23%。

  (3)煙(粉)塵:煙(粉)塵包含燃燒煙塵、工業粉塵和建築工地、道路揚塵,從長期來看,煙(粉)塵的減排不明顯,2015年的排放量與2008年相當。

  「十一五「和」十二五「這十年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減排效果明顯,煙(粉)塵則稍顯遜色,但從」十二五「末至今的政策和執行層面看,燃煤電廠全國範圍內的」超低排放「改造;關停小型工業鍋爐,並施行」煤改氣「、」煤改電「;環保督查全面展開,基本呈現了嚴要求+強監管的態勢,未來仍有較大的減排空間。根據《「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目標,到2020年,全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控制在1580萬噸、1574萬噸以內,預計較2015年將分別下降15%和15%。

  根據國家能源局和環保部的統計數據,2015年全國燃煤電廠完成超淨排放改造1.4億千瓦,2016年目標完成2.5億千瓦的改造,由於北京、河北等地區先於全國其他地區啟動超淨排放改造,因此假設全國2015年前已完成0.5 億千瓦裝機的改造,則2014-2016年全國完成超淨排放改造的裝機約為4.4億千瓦。因此到2017年底,全國累計完成改造的裝機將過半,超過5.5億千瓦。

  大氣治理行業在「十二五」期間已具有一定的基礎,但從行業排放標準上看,無論是污染物控制指標的數量還是排放的濃度限值,與電力行業的超淨排放標準相比,大氣治理行業都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綜上所述,在全國性的中央環保督察以後,為了提升環境質量,同時倒逼產業升級,此次大氣治理行業的發展前景有望持續超預期。大氣治理的環境政策同污水、固廢等其它領域一樣,將由污染控制型政策逐步轉向以環境質量改善和環境風險防控為目標的環境政策。但短期來看,政策制定的重心仍以限定企業達標排放、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為主。以上是大氣治理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大氣治理相關研究報告
大氣治理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