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國雕塑行業現狀分析,「2014中國·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將於2014年9月20日至11月20日在「上海靜安雕塑公園」舉行,展覽將以大規模、高規格的群雕形式展示給公眾。現對2015-2016年我國雕塑行業概況及現狀分析。在靜安雕塑展引起關注之前,8月底結束的第八屆深圳雕塑雙年展已讓民眾將視線轉向雕塑,究竟這些雕塑需要怎樣的生存環境?
剛結束的第八屆深圳雕塑雙年展主題為「我們未曾參與」,很有意思的概念表達了在當今社會中重新解讀德國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提出「社會雕塑」概念。博伊斯的 「像塑造雕像一樣塑造社會」觀念曾深深影響了當代藝術很多年,不僅拓展了雕塑的邊界,使其不僅停留在物質形態,更側重介入社會關係。但是要將博伊斯的概念原封不動拿來定義當下的雕塑,恐怕已經不適用,因為很多藝術創作少了曾經流行的激進思想,反而徒留下張牙舞爪的俗套形式。「不參與也可以是一種重要的藝術聲明、藝術態度。從觀眾來講,不參與也是他們發出的一種很重要的藝術聲音、藝術立場。」策展人馬可·丹尼爾認為,當代藝術正處於一個「後參與式」的大環境中。比如一件裝置作品《為了人民》,藝術家用各種柔軟舒適的物件構建出一個看起來溫暖舒適的空間,看似休息場地卻需要觀眾脫鞋才能進入,觀眾自然會覺得麻煩而卻步,這種不由自主的不參與反而是另一種意味上的介入。
雕塑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比起很多藝術形式而言,雕塑或裝置更需要探討「參與」這個話題,「社會雕塑」概念的價值對於當今藝術而言,內涵也變得更加豐富。隨著觀眾主觀參與性變強,雕塑對於國人來說也越來越被需要,關注多了,也就更希望能有美好的、合適的、有意義的作品出現,不僅是室內作品,更包括參與到環境中的那些雕塑。
雕塑作品能否吸引人,關鍵不在尺寸大小、作者幾何,而是雕塑被置於某一處環境之後,能否產生美,乃至讓人「浮想聯翩」。很多時候,雕塑本身並不是很出眾,但是由於有了環境的襯托或者潤色,使得雕塑作品被賦予更多解讀方向,讓觀眾覺得眼前一亮。國外一個十字街頭,一位「警察」正站在路邊伸出右手阻擋著什麼,本來不明所以,但由於他正對著人行道,自然就讓行人自覺聯想到注意交通安全;而幽默的老外惡搞了一下,讓一位女士站在「警察」手掌前並作出驚恐狀,頓時讓「警察」成了無辜的「色狼」。可見,環境對於雕塑的視覺效果和涵義有多大的影響!
縱觀國內外觀眾對街頭雕塑的反饋,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幾乎老外都喜歡「調侃」,而中國網友則熱衷於「吐槽(以幽默而誇張的語言進行評論)」。兩種行為都帶有點幽默,但老外多數是對覺得有意思的作品調侃,而中國網友則多少帶有些無奈,他們並不是覺得雕塑有藝術性、有創意,而是以這樣的方式對那些不明所以的雕塑進行著抗議。這並不是說國外的雕塑比國內的雕塑好上很多倍,而是國外的雕塑更懂得因地制宜,甚至「量身定做」,雕塑不僅能很好地適應環境,環境也是雕塑的最佳舞台。就像聯合國廣場那把著名的「大姨子」,它既不是什麼歷史性的偉人像,也不是膚淺的和平象徵,巨大的三腳形象象徵著戰爭中因觸雷而殘缺的人,卻依舊有尊嚴地屹立著。如果這把「椅子」放在某個藝術展上,或是挪到高樓大廈中間,那麼它恐怕一輩子都只能默默無聞。國內雕塑並非沒有創意,但要怎樣激發視覺效應卻還是沒受到重視,將重心放在環境的選擇和配合上,才能讓雕塑藝術生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