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全球日益關注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的大背景下,地熱能作為一種可持續的能源選擇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以下是2025年地熱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24-2029年中國地熱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地熱行業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1907年至1950年代的起始階段。20世紀50年代末期至2000年代初的回歸與初步應用階段。2004年至2016年的成長與專業化階段。2017年至今的快速成長與多元化應用階段。
山東是我國經濟大省、建築大省,也是地熱資源大省,地熱能豐富、分布廣泛、資源優勢獨特。數據顯示,山東全省淺層地熱資源量1.89×1016千焦/年、折合標準煤6.47億噸。中深層地熱能年換熱量1.21×1018千焦,折合標準煤413億噸。
目前,我國地熱產業市場需求旺盛,技術研發不斷進步,政策支持不斷強化,產業鏈逐步健全,地熱產業體系初步形成。
2024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明確指出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因地制宜開發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新能源。11月8日,我國通過《能源法》,提出推進風能、太陽能開發利用,因地制宜發展地熱能等。
能源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尤其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壓力日益增大。地熱行業發展前景分析指出,地熱作為一種綠色、低碳的能源,在全球減排目標下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化石能源相比,地熱不僅能提供持續的電力供應,還能提供熱能(例如用於供暖、熱水等),減少了碳排放和空氣污染。
開採和利用技術在過去幾年中取得了顯著進展,包括深層地熱資源開發技術、增強型地熱系統(EGS)、地熱鑽井技術等。這些技術的突破使得地熱的開發和利用更加高效、經濟。
各國政府對地熱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為了促進低碳能源的轉型,很多國家和地區出台了政策鼓勵投資地熱能領域,包括提供補貼、稅收優惠、綠色金融支持等。
全球地熱的資源量巨大,尤其是沿環太平洋地震帶等地區,地熱資源相對豐富。這些地區的地熱開發潛力巨大,隨著技術和經濟的進步,這些資源的開發逐漸變得更為現實。
總之,地熱行業作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隨著技術進步、政策支持和全球對綠色能源的需求增加,地熱能在發電、供暖、工業應用等領域的利用將進一步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