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新生兒數量共計1723 萬人,根據估算我國約有10%家庭購置了兒童家具,每套兒童家具平均價格為11500元/套,則2016年這部分需求對應的市場規模約為270億元,目前我國兒童家具需求對應的市場規模約為320億元,兒童床發展前景廣闊。
母嬰消費需求有一定的非理性特點,家長對質量和安全性有較高的要求,也有「不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因此對價格相對不敏感。我們認為這導致了母嬰產品及服務的價格相對較高,且價格仍然有不斷上漲的空間。通過對以下不同零售業上市公司的毛利率進行比較,我們發現母嬰行業的渠道毛利率要高於傳統零售業。
中國母嬰用品市場增長迅速,2010年我國母嬰商品市場交易規模約為1萬億元,到2015年我國母嬰商品市場交易規模已經上升至2.3萬億元,2011年至2015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8%,發展迅猛。預計在新生人口紅利、國民消費水平提升以及80/90 新生代媽媽母嬰商品消費意願加強的驅動下,我國母嬰商品市場將繼續保持穩健增長。2018年我國母嬰商品市場交易規模達到3.2 萬億元左右,2016 年至2018 年複合年均增長率達12%。預測2019年我國母嬰用品市場規模將達到3.54萬億元,未來五年(2019-2023)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9.29%,並預測在2023年我國母嬰用品市場規模將突破5萬億元,達到5.05萬億元左右。
目前,我國兒童床產業競爭激烈,同時兒童床發展前景也很廣闊。隨著二胎政策的出台,國內企業和外資企業紛紛看好兒童床產業。近年來,隨著國內企業兒童床品牌的建設,與外資企業的差距逐漸縮小,但是在兒童床品牌排名中,外資企業依舊占據領先位置。
我國兒童床雖然起步晚,但發展迅速,雖然遇到了問題和阻礙,但我國兒童床市場已開始走向成熟階段。家具市場的競爭是相當激烈的,雖然兒童家具只是家具市場中的一個後起之秀,可它的生命力和競爭力也是相當強的。中國兒童家具業的品牌意識已經覺醒,而且已經認識到了品牌對於企業長期發展的重要性。
所以,越來越多的企業把品牌塑造納入了戰略規劃。隨著二胎政策的出台,國內企業和外資企業紛紛看好兒童床產業。國內企業兒童床品牌的建設,與外資企業的差距逐漸縮小,相信未來兒童床發展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