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製藥 內容詳情
仿製藥行業概況
 仿製藥 2019-12-10 13:09:05

  受慢性病患病率逐年增加、人口老齡化、醫保控費等因素影響,預計未來中國仿製藥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到2020年可望達到14116億元。仿製藥註冊審評標準提高,頭部企業占據明顯優勢。以下對仿製藥行業概況分析。

  2016年全球仿製藥市場規模達到2200億美元,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仿製藥消費國,2016年美國市場仿製藥銷售總額約為800億美元。仿製藥行業分析預計未來幾年,美國仿製藥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9.1%,2020年仿製藥銷售額將突破1100 億美元。

  美國仿製藥銷售額

仿製藥行業概況

  儘管中國是仿製藥大國,但是在中國藥品市場上,仍然經常出現藥品短缺的情況。許多仿製門檻低而患者群體較大的藥物,存在嚴重的同質化和極高的申報重複率。相比之下,一些仿製藥,由於仿製困難、利潤較低、目標患者群體小等原因,基本沒有藥企願意生產。現從三大狀況來分析仿製藥行業概況。

  增量空間:國產仿製藥有望逐步實現原研替代,慢性病、靶向小分子和抗抑鬱等治療領域值得關注。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對專利到期原研藥的依賴程度較高,市場比重超過40%。仿製藥行業概況分析,隨著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工作開展、醫保向「等額支付」過渡和藥品零加成等政策的施行,我們認為國產仿製藥的性價比優勢有望凸顯,並逐步實現對進口原研藥的替代。靶向小分子、抗抑鬱藥、慢性病等治療領域的替代空間較大,且價格敏感性高,是值得重點關注的領域。

  存量競爭:審評標準趨嚴加速市場集中,單個品種的競爭取決於廠家博弈。我國仿製藥集中度低,競爭同質化。仿製藥行業概況分析,2016年後我國藥品審評標準顯著提升,有望主導存量市場進入結構調整。1)整體集中度提升是大勢所趨:一致性評價工作將淘汰大量低競爭力批文,部分經營實力孱弱的藥企受制於評價成本也將主動退出;在新增批文方面,頭部企業也占據明顯優勢;2)單個品種的格局存在較多變數,最終結果取決於廠家博弈,市場空間和廠家數量是兩大權衡因素,已過評品種預計將率先迎接格局變化。

  盈利能力:藥品招采模式迎重大變革,成本控制緩解降價衝擊。仿製藥行業概況分析,中國特色銷售成本造成了國內仿製藥價格虛高的現象,2018年底我國開始探索國家層面的藥品集采。隨著帶量採購逐步覆蓋全國地區和其它品種,藥價下降難以避免,並對藥企淨利潤率形成負面衝擊,成本管控能力優秀的企業將具有更強的風險抵禦能力。以銷售毛利率為80%,銷售費用率為40%的典型仿製藥品種為例,當價格降幅為50%時,我們測算其淨利潤率水平將從25%下降15pct至10%的水平。

  國內仿製藥行業雖然有降價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我們認為國內仿製藥依然有成長的空間。一方面國內仿製藥的高毛利和銷售費用率可緩衝降價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滲透率提升和仿製替代原研可為國產仿製藥帶來增長空間。仿製藥行業概況分析,仿製藥後續競爭比拼的是產品線厚度,行業集中度會快速提升。我們認為,隨著滲透率的大幅提升,仿製藥在國內的成長之路還遠沒有走完。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仿製藥相關研究報告
仿製藥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