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肝素的平均分子量為15000d,是最早應用於臨床上的肝素類藥物。肝素、低分子肝素產品仍然是臨床使用的主要抗凝血藥物之一。以下對肝素鈉行業布局分析。
2018年全年肝素出口量為199.48噸,同比上漲12.29%。2019年2月出口量為10.47噸,同比減少30.37%,環比減少50.47%;價格方面,2月份出口均價6470.89美元/千克,環比上漲16.93%。肝素鈉行業分析指出,在2015年肝素產品價格達到低位拐點之後,肝素行業進入景氣周期。由於環保因素的影響,疊加目前非洲豬瘟疫情的發展,肝素粗品價格持續上漲。
肝素原料藥是從健康生豬的小腸黏膜中提取的肝素粗品製備而成,主要用作低分子量肝素製劑等抗血栓、抗凝藥物的原料。近年來國際市場肝素製劑需求的增加帶動肝素原料藥迅速增長。
下游製劑:需求剛性,穩定增長。2015年肝素類藥物規模達到125.8億美元,2006-2015年CAGR約為11%。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用量穩定增長,新興市場由於藥品滲透率較低,後續增長勢頭強勁。肝素鈉行業布局分析,國內市場目前需求旺盛,滲透率尚低,未來隨著學術推廣和適應症擴展有望帶來持續增量。我們預計未來幾年肝素行業整體將繼續保持8-12%的增速水平。
中游原料藥:集中國內,強者恆強。肝素屬於特色原料藥,2014年全球規模達39.5萬億單位,目前維持10%左右的增速。肝素鈉行業布局分析,全球原料藥供應集中在中國、美國和歐洲,其中歐美主要用於自有製劑,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肝素原料藥出口國,出口占比將近60%。國內原料藥企業集中度較高,前五家占比超過50%。長期來看,由於不斷提升的技術、環保和供應鏈管控的壁壘、中游原料藥有望繼續保持有序競爭態勢,龍頭企業強者恆強。
上游粗品:資源屬性,供給有限。肝素最上游為生豬,資源屬性較強。隨著下游需求的穩定增長,近年豬小腸的利用率已提升至約90%,後續空間有限,供給將顯著受制於生豬養殖規模。肝素鈉行業布局分析,由於小腸是豬屠宰的副產品,在一頭豬的價值占比不到1%,供給缺乏價格彈性。而豬肉消費需求基本穩定,豬的養殖規模不會大幅增加。疊加兩者因素,我們預計肝素粗品的供給將持續保持相對緊張狀態。
肝素鈉行業布局分析,肝素原料藥屬於特色原料藥(區別於大宗原料藥),最終用於生產肝素製劑。由於受到上游肝素粗品落後產能的逐步淘汰,國際肝素需求量穩步增長,下游製劑廠商進入補庫存周期等因素影響,肝素原料藥逐漸步入良好的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