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的大部分行業都在追求與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於本行業,使本行業的發展得到較大的進步,公路建設的發展同樣也不例外。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我國的公路建設也有了較大的改觀,公路的建設質量也有了質的飛躍,究其原因,不難發現這是由於我國的公路建設有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高科技含量的工藝流程給予的強大科技的支持。現對公路建設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分析如下:
我國高速公路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從高速公路密度看,目前我國高速公路密度遠低於已開發國家水平;二是從連通城市看,美國、德國已連通國內所有 5 萬人以上的城鎮,日本已連通所有10 萬人以上的城鎮,而我國目前僅連通50 萬人以上的城鎮,力爭到2020 年連通所有20 萬人以上城鎮;第三,從便捷性和通暢性看,我國高速公路建設初期以連接主要城市為主,最近兩年轉向大規模跨省貫通,目前仍存在大量的 「斷頭路」,國家高速公路網絡尚未形成,規模效益難以發揮。
新世紀以來,我國繼續加大基礎建設投資力度,公路建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使「全面緊張」的交通狀況在近幾年內得到根本改變,取得了一系列不平凡的成就。 其一,公路基礎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 其二,公路運輸的能力迅速增長。近年來,伴隨著我國公路建設的迅速發展,公路網絡的不斷完善,公路運輸業成為服務範圍最廣,承擔運量最大、運輸組織最為靈活、運輸產品最為多樣的運輸服務業。公路客貨運輸快速增長,服務國民經濟能力顯著增強。 其三,公路運輸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
我國公路運輸業在取得上述巨大成績的同時,不可否認,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這主要表現在: 一、從總體上看有效供給仍顯不足。主要表現在:全國公路網絡和運輸站場的總體數量和結構,還不能滿足運輸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公路運輸站場的發展仍然落後於公路建設;公路運輸的車輛、組織和經營結構仍欠合理;營運車輛空駛率高,能耗高,運輸效率和服務水平低;城鄉交通一體化的進程比較緩慢,城鄉客運管理體制尚未理順;公路運輸的管理和經營水平、信息化建設仍然有待進一步提高和加強。 二、公路運輸穩定性依舊不夠。雖然道路運輸業的集約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市場主體依然處於多、小、散、弱狀態,缺少處於主導地位的大而強的企業。同時還面臨鐵路提速、城際軌道建設、燃油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 三、運輸市場還不夠規範,市場主體集中度比較低。從全國看,非法運輸屢禁不止,沒有從根本上得到遏止。車輛超限超載還未從源頭上得到徹底治理。運輸市場中地區封鎖現象依然存在,不正當競爭行為仍時有發生,繼續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的任務仍很艱巨。運政隊伍建設和規範執法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另外,還存在公路建設基礎薄弱,收費不規範,辦事效率低下,系統不完善,司機職業化程度非常低,管理人才、市場人才的缺乏等諸多問題。
在公路客運方面,要提高城鄉客運一體化程度,做好城鄉客運網絡的銜接,提高客運通達水平,逐步使所有通公路的鄉鎮和行政村開通農村客運班車。在貨運方面,要以國家高速公路網為依託,大力發展快速客貨運輸,繼續加快運輸組織、經營和運力結構調整,引導企業建立健全快速客貨運輸網絡。鼓勵企業兼併重組和股份制改造,推進規模化、集約化經營;鼓勵發展甩掛運輸、貨櫃運輸、小件快運、多式聯運、城市物流配送等運輸組織形式,引導貨運企業逐步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化。
要加快科技進步,促進科學發展。應當逐步建立起全國統一的公路運輸管理信息平台,鼓勵企業建立經營管理信息系統,應用衛星導航定位、行車記錄儀和條形碼技術,加強對車輛的動態管理;鼓勵運輸和維修企業、運輸站場和應用先進技術和設備,實行計算機管理;鼓勵和引導企業選用能耗低的運輸車輛,降低燃料消耗和廢氣排放;提高運輸組織化程度,倡導標準化運輸、甩掛運輸等組織方式,提高車輛實載率,減少車輛空駛。另外,還要更加重視運輸安全,採取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完善安全管理長效機制,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率。
公路建設的速度關係到我國的經濟發展,而公路建設的科技水平又影響著我國公路建設的速度,因此我們只有提高我國的公路建設的科技水平,才能建設更好的公路,從而為我國的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交通運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