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 內容詳情
世界工業設計發展現狀
 工業設計 2018-02-09 10:59:29

  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工業設計設計逐漸成為商業競爭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開始人們對設計的認識比較膚淺化,僅僅認為是形式上的創新。隨著全球性的能源危機、人口問題、生態環境問題對人類的發展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人類不得不對自己的消費有所反思。在整個社會、製造業對環境反思的背景之下,工業設計師同樣也對設計的本質與未來走向有所思考。以下對世界工業設計發展現狀分析。

世界工業設計發展現狀

  2017-2022年中國工業設計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工業設計是以工業產品為主要對象,綜合運用科技成果和工學、美學、心理學、經濟學等知識,對產品的功能、結構、形態及包裝等進行整合優化的創新活動。工業設計的核心是產品設計,廣泛應用於輕工、紡織、機械、電子信息等行業。工業設計產業是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是工業競爭力的重要標誌之一。現從三個風格來分析世界工業設計發展現狀。

  美國風格:設計是賺錢的工具

  很多人都認為歐洲流派的產品設計風格和美國基本是一樣的,因此很多IT產品的設計評論都被冠以歐美風格的雅號。其實這裡面有些許理解上的偏差。美國是一個只有幾百年歷史的移民國家,在工業革命之後,美國的工業產品其實談不上有什麼設計理念。美國的工業設計精髓依然來自於德國包浩斯流派,學院傑出代表格羅佩斯、漢斯?邁耶、米斯?凡?德洛等數百頂級設計師戰後移居美國,為沒有理念指導的美國工業設計注入了強心劑。但美國人的設計風格和歐洲仍然存在巨大的差異。歐洲人認為設計可以改造生活,而美國人認為設計是賺錢的工具。導致歐美設計理念根本決裂的差異是工業化極為發達的美國造就了以中產階級為代表的主流社會,他們習慣於做完設計再進行總結,而非一開始就確定目標。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美國人的設計夾雜了世界各國的設計風格,成為一種「萬精油」式的國際化風格,IT產品也受到一定影響。例如台式機、筆記本、MP3等產品吸收了大量日韓和歐洲的設計風格,既有粗獷的實用主義風格,又有精緻的唯美風格。進入21世紀之後,大量的美國IT企業將設計部門都建立在了日本和韓國,例如IBM Thinkpad、柯達V550等等。

  歐洲風格:用設計改造生活

  如果問全世界哪個地方的人們生活質量最高?毫無疑問,是美麗的歐羅巴。歐羅巴的確是這個地球上最具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地方。從文藝復興到工業革命,歐洲人時刻想的是做些什麼可以改變他們的生活。在每一次改變中,歐洲人總能提煉出有價值的東西來。工業設計也是如此。歐洲人崇尚的是用設計改造生活的理念。例如嚴謹的德國人,考慮的是設計和人之間的物理關係,設計思路冷靜,但缺乏火力。因此,有人說德國的產品是世界上最可靠,但也是最古板的產品,例如西門子的手機、奔馳的轎車等等。而北歐人雖然具備比德國人更多的浪漫細胞,但骨子裡依然是理性的,例如諾基亞的手機,雖然每一代都有巨大的功能提升,但外形總沒有巨大的突破,雖然近幾年融入了很多國際化設計的元素,但終究還是典型的穩定型風格。相對於歐羅巴北部,歐羅巴南部的設計風格就要活躍很多,這可能和文藝復興與在文化上的造詣有很大關係,例如義大利。義大利人將工業設計當作一種文化來對待,崇尚極為精緻和絕對品味,這在時裝和汽車產品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日本風格:設計體現民族性

  日本在世界近代歷史中是一個特殊的國家。從明治維新到戰後經濟崛起,日本人奉行的是絕對的拿來主義。但日本人最聰明的地方在於他們具備天才的去偽存真的本領,而且又可以保留大和民族的固有風格。日本百年來設計風格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過去幾十年風行的標準化多功能設計,例如70年代各種電視、收錄機等等。一種是現在風行的簡約主義風格。島國的天然劣勢使得日本人喜歡袖珍多功能,又可以標準化生產的產品,因此很快可以和國際化風格接軌,使得日本產品熱賣全世界。

  綜觀世界工業設計發展現狀,國際工業設計面臨總體發展迅速與局部地區失衡的局面,基於國際經濟、政治、科技、文化格局的多元化、縱向化,工業設計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需要樹立新的戰略目標。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設計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可以說現代人的生活已經完全離不開工業設計。縱觀工業設計在我國近年的發展,既有令人興奮鼓舞的一面,又有一些不盡人意的方面。

熱門推薦

免費報告

更多
工業設計相關研究報告
工業設計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