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受國內光伏分布式市場加速擴大和國外新興市場快速崛起雙重因素影響,我國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產業規模穩步增長、技術水平明顯提升、生產成本顯著下降、企業效益持續向好、對外貿易保持平穩。以下是中國光伏產業現狀詳情:
中國光伏產業現狀(一)產業規模穩步增長。
2017年我國多晶矽產量24.2萬噸,同比增長24.7%;矽片產量87GW,同比增長34.3%;電池片產量68GW,同比增長33.3%;組件產量76GW,同比增長31.7%。產業鏈各環節生產規模全球占比均超過50%,繼續保持全球首位。
中國光伏產業現狀(二)技術水平不斷提升。
P型單晶及多晶電池技術持續改進,常規產線平均轉換效率分別達到20.5%和18.8%,採用鈍化發射極背面接觸技術(PERC)和黑矽技術的先進生產線則分別達到21.3%和19.2%。多晶矽生產工藝進一步優化,行業平均綜合電耗已降至70KWh/kg以下。
中國光伏產業現狀(三)生產成本顯著下降。
在技術進步及生產自動化、智能化改造的共同推動下,我國領先企業多晶矽生產成本降至6萬元/噸,組件生產成本降至2元/瓦以下,光伏發電系統投資成本降至5元/瓦左右,度電成本降至0.5-0.7元/千瓦時。
中國光伏產業現狀(四)企業效益持續向好。
受惠於市場規模擴大,企業出貨量大幅提高,同時由於技術工藝進步帶動生產成本下降,我國光伏企業盈利水平明顯提升,上游矽料、矽片、原輔材、以及下游逆變器、電站等環節毛利率最高分別達到45.8%、37.34%、21.8%、33.54%和50%。
中國光伏產業現狀(五)對外貿易保持平穩。
2017年1-11月,我國光伏產品出口總額為131.1億美元,同比增長1.4%;多晶矽進口量14.4萬噸,同比增長17.3%。受全球光伏市場繼續擴大影響,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量快速增長,但產品出口價格持續下滑,墨西哥、巴西、印度等新興市場增速提升,其中對印度出口躍居第一位。
分析中國光伏產業現狀,當前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迅速,已呈現區域化、集群化,臨近企業之間形成產業鏈互補和經濟合作,產業競爭力實現了整體提高。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2016年,我國光伏產業銷售收入逐年遞增。由2011年的1519.47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5483.27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29.26%。隨著國家政策對光伏產業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產業市場規模仍將保持高幅度增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