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發電 內容詳情
核能發電行業政策
 核能發電 2019-09-05 16:24:15

  2018年核電平轉化度電成本為0.33元/kwh,僅次於水電,是我國目前主流發電類型中成本較低的發電方式之一。受到福島核電站事故的影響,我國核電建設雖然處在高速發展期,但是保持著以「穩」為主的基調,新開工機組數量較少,核電工程投資額有所下滑。以下對核能發電行業政策分析。

  核能發電行業政策分析,2018年我國核能發電量達30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9%。2019年6月核能發電量為279.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8%。核能發電行業分析指出,累計方面,2019年1-6月核能累計發電量為1600億千瓦時,同步增長23.1%。

  2018-2019年6月核能發電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核能發電行業政策

  核電行業關注度持續提升,看好核電重啟背景下核電設備的投資機會。成長性較強的專業設備製造企業將受益核電後市場發展,比如備品備件、核燃料生產以及後處理等細分領域。隨著政策和資本的「雙箭」齊發,國內核電產業重啟後,無疑將迎來新時代下的高速發展。現從三大結構調整必要性來分析核能發電行業政策。

  首先,我國碳減排壓力促進能源轉型,核能發電行業政策分析,核能以其近乎零碳排放、不受天氣影響、穩定供應大量電力的優勢成為我國當前能源結構調整戰略的重點之一。

  其次,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核電產業進一步發展。核能發電行業政策分析,目前我國存在能源緊缺、能源結構過分單一現象,能源供應過度依賴煤炭資源,能源供給側結構極不合理。面對資源環境的瓶頸制約,能源供給側改革必須倚重清潔能源,以核電為抓手的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勢在必行。

  最後,順應全球核電發展趨勢需求。核能發電行業政策分析,全球核電正逐漸走出日本福島核事故的陰影,以三代技術為主的核電發展第二個高峰正在到來,核電裝機容量呈現平穩上升的趨勢。而取得重大技術進展的我國核電將成為世界核電市場的一支生力軍。

  核能發電行業政策分析,核能發電基本原理是核裂變產生能量加熱水生成蒸汽,將核能轉變成熱能;蒸汽壓力推動汽輪機旋轉,熱能轉變為機械能;然後汽輪機帶動發電機旋轉發電,將機械能轉變成電能。隨著國家核准重新開閘,資本逐漸入局,未來核電項目設備招標及開工進度將進一步提速,中國核電市場將展現巨大潛力。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核能發電相關研究報告
核能發電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