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國網際網路大會8月26日至28日在京舉行。來自國內外跨領域的專家和行業人士聚焦中外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現狀,共同探討未來行業在大數據、智能硬體、開放平台等多方面發展的熱點,尋求傳統企業在網際網路轉型過程中的突破口,加速中國網際網路在市場、技術等全方位與國際接軌。
雲平台、智能硬體等將引爆未來產業市場
據網際網路應用報告分析表示,伴隨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中國網際網路產業正處於難得的歷史機遇期。與會專家指出,2014年,中國網際網路進入又一個發展分水嶺,新概念、新技術、新硬體的應用將引爆未來市場。
一是以雲平台為代表的開放平台將加速產業鏈的整合。微軟中國通過打造移動為核心的雲平台,為中國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雲服務和技術,使不同行業及領域的產品和技術開發得到支持和交流。谷歌Solve for X項目打開了一個技術的平台,為更好的優化生活提供解決方案。騰訊、奇虎等網際網路公司也在積極打造垂直共享平台,放開平台的理念日漸盛行,極大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的資源整合和協同發展。
二是移動網際網路下的商業模式將集體創新或轉型。移動網際網路產業鏈更加細分,業務應用日益豐富,商業模式不斷創新,帶動了整個網際網路產業和行業格局的加速變革。中國網民規模已突破6億大關,網際網路和傳統產業廣泛深度融合不斷衍生出新的服務業態和商業模式,未來將會為傳統行業帶來深刻變革。
三是「智能」系列成新熱點,大數據等高新技術備受重視。行業巨頭爭相布局智能硬體開發及應用,谷歌眼鏡、氦氣硬碟、智能汽車等智能設備組隊進入人們視野,揭開全民智能硬體時代。大數據及物聯網應用進一步滲透至各行各業,大數據的普遍化會誕生數據中心,一方面給企業帶來不同市場上的便利及效益,另一方面龐大的數據輸入將給數據中心帶來壓力負荷,催生新存儲技術的開放及應用。
國內外發展存在差異
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發展迅猛,從移動流量上來看,預計到2020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流量能夠占到世界移動流量的30%。然而在發展的同時,產業內在企業轉型、移動流量轉化變現、盈利方式和商業文化等方面還與國際市場存在差異。
首先,在企業轉型層面,傳統企業轉型停留在網際網路思維和文化的單純嫁接,企業做產品未進入痛點模式,用戶體驗先天不足,無法產生用戶粘性。微創新研究中心創始人金錯刀說,很多傳統企業只把網際網路等同於工具,而不是一種內涵。內部數據統計發現,凡是把網際網路等同於工具的傳統企業網際網路轉型,沒有一個成功。
其次,在移動網際網路層面,移動流量訂單轉化率低。中國移動流量制式眾多、作業系統管理複雜,廠商之間的移動終端種類繁多,加上移動內容提供商對移動用戶的體驗參差不齊,導致中國移動流量雖然巨大,但移動上的訂單流量轉化率低,只有0.5%,大部分訂單轉化還是在PC端。
第三,在商業模式層面,作為網際網路盈利方式之一,國內大數據管理下的精準廣告投放比較薄弱。傳漾科技創始人王躍說,網際網路廣告的程序化交易會逐漸成為主流的方式,技術將成為廣告市場背後主要推動力。然而行業尚未建立起市場標準,目前大多數還是按照國外標準去執行,實際上根據中國的市場環境和行業環境,我們完全需要一個「中國的」標準和規範。
第四,在文化層面,中外文化差異性影響商業文化開放程度,地理、政策等多因素導致中外合作存在孤島。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說,美國LinkedIn職場社交做得非常成功,但從1999年至今卻沒有一家中國職場社交成功。基於整個美國職業的郵件文化和美國的文化體系,LinkedIn的布局戰略性明顯,而在中國,人們擇業時往往受到來自家人、老師、社會評價等各方因素制約,尚缺乏較獨立、開放的商業開放環境和文化環境。
打造產業生態圈 優化技術服務和國際接軌
網際網路未來的大趨勢是網際網路和工業的融合,中國和國際市場接軌。國內產業要想追上並超越國際步伐,就要在企業轉型、優化技術服務上下功夫,打造世界級產業生態圈,加速發展步伐。
首先,傳統企業關注消費升級,應用創新應一切以用戶為中心。金錯刀表示,傳統企業轉型應把握三個「風口」:第一個風口是消費升級,現在70%中低端的消費升級是一個巨大的趨勢,80後、90後的消費升級是一個巨大的趨勢;第二個風口是網際網路+,構造「網際網路+傳統產業」會產生一個萬億級的機會;第三個是微信+,對於傳統企業來講,微信是擁抱網際網路、甚至是做用戶跟做產品落地的第一個方法。
其次,移動網際網路應優化移動內容展現,構造移動橋樑和移動內容的智能調度,加強技術關注,更好的推送和傳輸內容服務。藍汛高級副總裁霍濤表示,平台應該在運營商的基站加入緩存,通過緩存技術將CP的內容加入到緩存之中,跟運營商合作,把平台的緩存加入管理,在GDSN和移動的基站之間建立起緩存業務,在這裡面通過管理藉口來實現移動網際網路提速,提升服務體驗。
第三,打造網際網路產業的生態圈,形成從工商、產學研,法律支持甚至生活、教育和醫療等全方位一體化產業園區。一方面實現傳統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更好協同合作,一方面引進國際交流,實現優勢互補和文化融合,加快中國企業和市場與國際接軌。國信辦副主任任賢良說,在網際網路領域,迫切需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網際網路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大幅提升創新能力,著力改善人才發展環境,加強國際合作,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