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花卉苗木產業已形成了龐大的產銷市場和完整的產業鏈,成為世界最大的花木產銷國,從業人員人均銷售收入處於較高水平,市場銷售額也達到1473.65億元,以下是花卉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我國花卉業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應運而生,並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而不斷發展壯大。花卉行業分析指出,30多年來,我國花卉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持續快速發展。2003-2019年,我國花卉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增速變化不大。
2019年我國花卉生產穩中有升,內銷增長強勁,全國花卉生產總面積137.28萬公頃,比20168的133.04萬公頃增長3.19%;銷售額1473.65億元,比2018年的1389.70億元增長6.04%.花卉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按這樣的發展趨勢來看,2020年我國花卉種植面積將達到141萬公頃。
從行業產值來看,隨著我國花卉種植面積的整體擴大,我國花卉行業的產值不斷提升。根據國家林業局發布的《林業統計年鑑》和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花卉行業產值穩步提升,2019年花卉及觀賞苗木產業產值達到2614億元,同比增長4.59%。
從行業政策來看,為促進我國花卉流通行業的發展,提高我國花卉行業的運行效率,我國支持在花卉產區和大型城市建設花卉市場,滿足生產端和銷售端的需求,我國花卉市場整體規模龐大。
我國的花卉市場起源很早,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之前,而且,以「廣東四市」最為出名,此四市分別為廣州花市與羅浮山的藥市、東莞的香市、廉州的珠市。並且隨著歷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功能比較齊全的市場機制了。
花卉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對花木產業發展和產能過剩的問題,如何採取有效辦法控增量、去存量,除通過市場的作用消化外,還需有關方面統籌考慮解決。
1、政府主導,科學規劃。全國將「20萬畝苗木基地建設工程」列入全市百項重點工程予以推進,高起點、高標準編制了《苗木花卉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和《苗木花卉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確定構建「三區三帶」苗木花卉產業發展格局,力爭到2015年,苗木花卉面積達到20萬畝以上,年產值突破30億。組建兩個苗木花卉組培中心,建設一個苗木花卉綜合交易市場,將新余建成全省領先、全國一流的苗木花卉集散地。
2、政策扶持,形成激勵。全國出台了《關於加快苗木花卉產業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財政每年安排專項經費對新建50畝以上的苗木花卉基地給予補助,對新批准的以苗木花卉生產為主的省、市林業龍頭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對重點苗木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給予資金扶持,對林業企業融資實行貸款貼息。
展望2020,我國本身具有的良好的自然條件、低廉的生產成本又吸引了眾多國外生產廠家在雲南等地投資發展生產,或在我國設立辦事處、與我國花卉企業開展合作。外商帶來的先進的花卉行業管理經驗也帶動了中國花卉業的發展,提升了我國出口型花卉產業的競爭力,以上便是花卉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