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農藥出口量逐年增長,目前已成為世界主要的農藥出口國。化學農藥是通過化學反應製成,可根據成分進一步分為無機農藥和有機農藥。下面進行化學農藥行業投資分析。
化學農藥行業分析表示,農藥一般分為原藥和製劑,原藥是以石油化工等相關產品為主要原料,通過化學合成技術和工藝生產或生物工程製造而成,一般不能直接施用。原藥合成對生產技術、 生產工藝、 環保和安全生產的要求較高, 固定資產設備投資規模較大。
在原藥的基礎上, 加入適當的輔助劑(如溶劑、 乳化劑、 潤濕劑、 分散劑等),通過加工、生產製得具有一定形態、組成及規格的製劑產品,製劑直接應用到農業生產。製劑的產品質量和使用量與環境安全、食品安全、生態穩定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通過對化學農藥行業投資分析,由於創製農藥開發成本高、難度大,國內農藥企業難以承擔巨額的新化合物創製費用,在產品研發上以次新化合物仿製為主,主要生產後專利時期的農藥品種,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較少。仿製類農藥企業的技術水平主要體現在原藥合成工藝水平與製劑創新能力兩方面。
對於化學農藥原藥生產,其核心技術為化合物合成技術,由於原材料、合成方法的差異,可研發設計不同的工藝路線進行生產,並直接影響產品質量、成本以及環境污染程度,最終影響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優秀的原藥企業通過對化合物合成技術的不斷優化和突破,提高工藝路線效率,從而形成在該領域的核心競爭優勢。
通過對化學農藥行業投資分析,由於國內農藥主要以後專利期的仿製產品為主, 缺乏專利保護, 產品競爭激烈, 一旦上游基礎化工產品價格上漲,將通過成本的方式傳導到農藥行業,進而影響本行業毛利率水平。相較而言,製劑主要以原藥為原材料進行加工與復配,而水基化製劑的推廣減少了對化學有機溶劑的需求,因此相對原藥生產而言,製劑的生產成本受石油化工產品價格波動影響相對較小。
農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和救災物資,對防治農業有害生物,保障農業生產、農民增收及農產品貯存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與下遊行業關聯度較高。目前我國 90%的農藥用於農業生產,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非農業用途農藥占10%左右。同時,全球人口增長、農產品消費升級以及生物能源的發展直接影響著未來農業生產的發展趨勢,並間接影響著農藥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以上便是化學農藥行業投資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