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涉足機動導航設備的廠商,機構數量超過5000家,從業人員超過15萬,最近幾年呈快速增長趨勢。我國機動導航設備產業的發展起步較晚,與美國等已開發國家相比,在技術、產品以及應用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以下對機動導航設備行業政策分析。
由於機動導航設備是一直定位在高檔裝配的汽車電子產品,近年來,汽車生產商普遍採取了分級裝配的策略,頂級、豪華版高端車型才會配置車載導航信息終端,一般的低價車型、舒適車型都沒有汽車生產廠商將車載導航作為標準配置。機動導航設備行業分析指出,近幾年我國機動導航設備滲透率不斷增加,2017年我國機動導航設備滲透率達到15.6%。
2012-2017年我國前裝機動導航設備滲透率
機動導航設備,顧名思義是指用于海陸空三地交通方面的道路目標引導、制航裝置,一般來說分為導航型、測量型、授時型、測向型等。而對於人們來說,最常見和打交道的就是車載機動導航設備,主要應用在汽車出行等領域。
2012年9月,科技部組織編制了《導航與位置服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機動導航設備行業政策分析,《規劃》提出了我國導航和位置服務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以及保障措施,其中將泛在精確定位、全息導航地圖、智能位置服務作為未來三大核心突破技術,對於我國導航行業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2014年3月,《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關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推廣應用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印發。《意見》強調要充分認識「北斗」推廣應用的重要意義,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推進「北斗」的廣泛應用,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機動導航設備行業政策分析,《意見》的印發,對於發揮測繪地理信息部門的優勢,加快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民用領域的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發展,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具有重要意義。
2015年8月,國務院下發的《關於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快推動北斗導航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推動北斗導航與移動通信、地理信息、衛星遙感、移動網際網路等融合發展,支持位置信息服務(LBS)市場拓展。機動導航設備行業政策分析,完善北斗導航基礎設施,推進北斗導航服務模式和產品創新,在重點區域和交通、減災、電信、能源、金融等重點領域開展示範應用,逐步推進北斗導航和授時的規模化應用。大力發展地理信息產業,拓寬地理信息服務市場。《意見》的提出加快了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的研發,促進了下游應用領域的快速的發展。
機動導航設備行業政策分析,大力發展機動導航設備服務,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機動導航設備是發展智能汽車等一系列產業的基礎,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國務院、發改委、信息產業部、科技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交通運輸部等先後出台若干相關政策,從加強導航基礎設施、建設位置數據綜合服務平台、推進行業應用、提升基於位置的服務能力、培育服務新業態等方面著手,扶持機動導航設備產業發展,為機動導航設備發展提供了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良好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