繭絲綢 內容詳情
繭絲綢行業競爭分析
 繭絲綢 2020-05-13 15:17:49

  我國經濟穩定增長,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加上繭絲價格處於高位區間,絲綢消費已經逐漸取代出口,規模以上企業生絲產量為8.65萬噸,較上年同比下降7.3%,以下是繭絲綢行業競爭分析。

繭絲綢行業競爭分析

  我國繭絲綢行業具有悠久的歷史,絲綢製造企業數量也由小規模作坊發展至具有規模效應的工廠,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品牌效應逐漸凸顯。繭絲綢行業分析指出,100餘年的絲綢工業發展逐漸走出了萬事利集團、華佳集團、達利集團等世界知名品牌,也走出了許許多多絲綢加工、絲綢代工的小規模企業。

  繭絲綢行業競爭分析指出,我國繭絲綢工業處於產能過剩狀態,隨著繭絲綢工業市場競爭逐漸充分,去產能步伐加快,一些規模較小的工廠逐漸關閉,我國繭絲綢行業企業數量也逐漸減少。2019年我國繭絲綢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為711家,較上年末減少86家,延續了近年來的下降趨勢。

  1、萬事利集團

  集團擁有的「萬事利」商標,是絲綢行業內唯一的中國馳名商標。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世界製造業基地向中國「長三角」地區的轉移,集團已制定出在2005年實現「三個三」的戰略目標,即:建立三個基地「大規模服裝基地、印染基地、生物科技基地」;建立三個市場「服裝大市場、大型商住一體的建材市場、文化商城大市場」;打響三個品牌「萬事利服裝品牌、生物科技品牌、南方家園房地產品牌」。

  2、華佳集團

  江蘇華佳集團坐落在中國四大綢都之一的吳江市盛澤鎮,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從70年代單一的鄉辦繅絲廠發展成集育種、種桑、養蠶、繅絲、捻線、織造、印染、服裝一條龍研發、生產與貿易一體化的真絲綢專業企業。作為中國絲綢行業前3強,集團現有總資產5.6億元,員工4000多名,下屬子公司12家。

  3、達利集團

  達利集團總部位於東亞文化之都·福建泉州。1989年9月創辦了第一家生產廠,開始了勵志和自強不息的創業歷程,把企業逐步做大。1998年跨出省界,在成都開辦第一家分公司,自此達利集團踏實而又堅定地開始向全國邁進,陸續在全國各地投資建廠,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繭絲綢行業競爭分析指出,公司擁有福建達利、成都達利等19家公司、29個食品、飲料生產基地,總占地面積7000多畝,總建築面積260多萬平方米,員工總數39000多名,年產值超百億,是全國最大的全獨資民族品牌食品生產龍頭企業。

  目前,我國蠶絲及交織物(含蠶絲≥50%)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呈分庭抗禮的局面,東部地區蠶絲及交織物(含蠶絲≥50%)產量占全國產量比重為44.6%,較上年減少3個百分點;西部地區蠶絲及交織物(含蠶絲≥50%)占全國產量比重為44.8%,較上年增加3.1個百分點;中部地區蠶絲及交織物(含蠶絲≥50%)占全國產量比重為10.6%,基本與上年持平。分省份看,四川、浙江、安徽、江蘇和重慶為蠶絲及交織物(含蠶絲≥50%)產量大省,五省產量合計占全國產量比重為93.2%。

  總的來說,我國繭絲綢行業應對風險挑戰,運行總體平穩,但是蠶桑比較效益不明顯、環境污染加劇、基礎設施建設困難等問題依然制約著行業的健康發展,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等外部因素亦對行業形成明顯衝擊。2020年外部環境複雜嚴峻,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需要全行業練好內功,準確把握機遇,積極應對挑戰,以上便是繭絲綢行業競爭分析所有內容了。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繭絲綢相關研究報告
繭絲綢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