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建築物的建築與結構形式,甚至是建築物的安全性,主要受到了建築材料的質量和品種的影響。新型建築材料是一種種類繁多的,很容易區別於傳統的砂石、磚瓦、灰膏等建材的建築材料新品種。下面進行新型建築材料市場規模分析。
大部分新型建築材料在其品質、質量方面都有很高的提升,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簡便施工的方法、縮短施工的工期。有的新型建築材料可以只利用現有的煤灰、廢石等廢棄物製作,完全的節省資源、節省使用的耕地面積、有效的保護環境; 有的新型建築材料還能被做成各種形狀、塗上各種顏色,儘可能的滿足不同人群的審美要求。
通過對新型建築材料市場規模分析,新型建築材料是一種種類繁多的,很容易區別於傳統的砂石、磚瓦、灰膏等建材的建築材料新品種,但大體上利用的還是原有的材料。新型建築材料具有很多突出的優點,如強度高、重量輕、節能、綠色環保、有很強的裝飾效果等。新型建築材料的快速發展和運用可以很好的改善我國城鄉居民的環境,同時為我國的節能環保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條件的不斷改善,人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也在逐步提高。自從新世紀以來,國家也越來越重視節能減排工作,並將其置於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因此,新型建築材料的質量和環保功能是需要共同提高的。新型材料首先要具備很好的功能性,其次對人體的健康是沒有任何害處,對環境也不會產生任何的不良影響。
儘可能的採用一些能滿足使用功能、耐久性的天然材料作為原料,在製作過程中也要採用低耗、無污染的新技術、新工藝。至於產品設計方面,應以多功能化、益於身體健康為前提,構築一個便捷、健康、舒適的生存環境。
通過對新型建築材料市場規模分析,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對居住和工作場揚要求也不斷提高。許多國家的經驗證明,它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建築業的進步不令要求建築物的質量、功能要完善,而且要求其美觀且無害人體健康等。這就要求發展多功能和高效的新型建材及製品,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社會進步的要求。
使用新型建築材料及製品,可以顯著改善建築物的功能,增加建築物的使用面積,提高抗震能力,便於機械化施工和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同等情況下可以降低建築造價。天津、成都等城市的實踐證明,在同等條件下,採用新型建築材料及製品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積近10%,減輕建築自重40%以上,有效提高抗震能力。
新型建築材料及製品產值「九五」期間以20%-25%左右的速度發展,到2000年產值接近1300億元。其中鄉以上獨立核算企業產值800-900億元,占建材工業總產值的20%.工藝技術裝備和產品質量達到國際70年代水平,骨幹企業達到國際80年代初水平,先進企業達到國際同期先進水平。以上便是新型建築材料市場規模的所有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