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又名篤斯、黑豆樹、都柿、甸果、地果、龍果、蛤塘果、吾格特等,全球藍莓行業產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從2011年的10萬噸增長到了2019年的85萬噸,以下是藍莓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9年全球藍莓產業整體發展良好,據藍莓行業分析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高叢藍莓產量已經超過26萬噸,排名世界第一;南美多國也正在進一步擴大藍莓產量,加大藍莓對外出口。同時,2019年中國藍莓產量為18.4萬噸,藍莓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
從細分領域需求量來看,2019年我國藍莓行業需求量230710噸,其中,藍莓深加工消費量37838噸;藍莓鮮食消費量192872噸。
從產業鏈來看,藍莓行業上游為良種培育和種植相關行業,主要包括育苗、肥料和農用機械等。藍莓行業發展趨勢指出,藍莓行業下游為應用市場,包括醫療保健、食品加工和終端消費者。藍莓既可以鮮食,也可深加工,其產業鏈能夠包括從第一產業到第三產業,涵蓋良種培育、規模種植、休閒採摘、深度加工、包裝物流、觀光旅遊等環節。
截止2019年,全國幾乎所有的藍莓種植企業都註冊了各自的品牌,實際註冊的品牌超過了100個,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種植方式,提供技術管理方案,理性種植將成為主要形式,種植面積擴張放緩;優質品種替代老品種,區域試種品種逐步清晰;產業鏈各環節逐漸成熟,專業化分工,將進一步提高;優質品種替代來品種,區域試種品種逐步清晰。
目前,藍莓種植是藍莓行業的上游產業,山東、貴州和遼寧是我國藍莓規模化種植最早的地區,也是栽培面積和產量最大的省份。根據藍莓行業發展趨勢數據,2019年年我國藍莓行業種植面積約55344公頃,2020年上半年增至60250公頃。
「中國藍莓第一人」李亞東教授預測我國在未來十年中將成為世界藍莓產業的技術、研發和市場中心,產量有望突破100萬噸,種植面積或近200萬畝、整體產值約1000億元。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亞東教授以「藍莓產業發展及趨勢」為主題發表演說,缺乏核心技術、缺少自主產權的優異品種將是制約我國藍莓產業進一步提升的瓶頸問題。
整體來看,未來我國藍莓市場市場總體上受供求關係影響明顯,隨著各品種藍莓陸續進入成熟期,價格呈現穩中下降趨勢。此外,我國不同藍莓產區的均價差異較大,與當地藍莓規模化種植的程度和種植品種有一定關係。預計藍莓的特殊營養價值正好迎合了這一市場偏好需求,並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追捧,未來藍莓消費市場潛力巨大,以上便是藍莓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