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留學人員的數量年均增加,每年約15%,已然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留學人員派遣國,機構包括啟德教育、金吉利、新東方前途出國、新通以及澳際,以下是留學中介行業投資分析。
自國務院批准《關於自費留學暫行規定》,首次提出了「自費出國留學,是培養人才的一條渠道;自費留學人員,是我國留學人員的組成部分;對自費出國留學和公費出國留學人員在政治上應一視同仁」等三項基本政策原則。留學中介行業分析指出,實際操作上有許多嚴格的規定,例如,高級人才、單位骨幹、優秀運動員、文藝骨幹、機關工作骨幹等不能申請自費出國留學,高幹家屬也被限制出國留學。
根據留學中介行業投資分析數據,從2011年的33.97萬到2019年的52.37萬人次,年均增長在3.68萬人,如果往前推,10年前的2006,人數是14.45萬,年均增長3.79萬,逐年增長的幅度大體一致。以此類推,到2020年,留學人數應該在70萬人次上下,未來五年,出國留學的體量將達到300萬人左右。
截止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國際學校總量達1168所,國際學校市場規模超過800億元。國際學校數量仍將持續增加,集團化辦學與地產公司跨界成為行業趨勢。我國國際學校數量從2011年的549所增加至2019年的1028所,平均年化增速10%。國際學校的發展存在兩個趨勢,一是民辦學校集團化辦學趨勢,通過全國不斷新設學校而擴大規模;二是地產公司跨界教育。
目前,我國留學服務商業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收取中國學生的服務費用,即幫留學生推薦院校、遞交文書、準備簽證等收取的費用;二是收取國外院校返還的佣金,即留學中介成功把學生送到國外院校,有的國外院校還會返還給中介一部分佣金。
零中介模式相當於留學機構的第一部分費用沒有了,這樣一來它們主要的收費來源就是靠國外院校返還的佣金。但線下零中介只是節省了學生部分費用,僅僅是獲得市場份額的一種手段,並無法解決線下中介固有的問題。
網際網路留學模式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地面租金,抵消了傳統留學中介收取的服務費用,並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和跨地域的問題。
留學中介行業投資分析指出,隨著我國自費留學中介服務機構資質的審批權額下放,大量機構湧入留學中介服務行業,而行業的統一服務標準規範又未及時出台,一些機構在辦理留學申請的過程中,為了謀求利益不惜在申請材料中協同造假;一些留學中介機構在與客戶簽署《委託辦理出國留學中介服務合同》中出現了只保護自身利益,忽略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不公平條款等現象導致針對留學中介的投訴量呈顯著上升趨勢。
為了維護從業機構和留學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我國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行業健康穩步發展,經教育部批准並在國家民政部登記註冊的全國性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行業自律組織-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分會成立。會員範圍為全國獲得教育部門頒發的《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機構資格認定書》、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428家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機構,首屆理事單位97家,常務理事單位18家。專家建議,未來需要進一步引導,以加強行業自律,以上便是留學中介行業投資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