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區是旅遊業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旅遊景區的概念目前還沒有一個被普遍接受的、界定範圍包含各類景區的定義。對於一線知名景區而言,由於其依託稀缺的風景名勝或自然奇觀,獨特的資源屬性使此類景區不可複製,價格敏感度較低,客流比較穩定。以下對旅遊景區開發現狀分析。
2017-2022年中國旅遊景區開發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節假日旅遊占國內旅遊市場近4成比重。假日旅遊是當前我國旅遊市場的一大熱點,2016年我國國內旅遊在節假日期間均有較快的發展,其中市場規模及旅遊收入均保持著10%左右的增長旅。當前全國七個節假日接待遊客量達到14億人次左右,約占全國國內旅遊市場的32%,僅春節、國慶和清明三大節日,旅遊收入就達到了8863億元人民幣,占了全年收入的22.5%,可以推測出七大節日所占比例將達到40%左右。
假日旅遊消費行為受假期長度、氣候氣溫、空間距離影響明顯。其中,3天假期的旅遊市場主要以近郊遊為主,而7天長假的旅遊空間則大幅提升,中遠距離比例顯著提升;冬季期間的元旦、春節假日,旅遊者偏向去南部避寒旅遊和北部冰雪旅遊。夏季則偏向去東部濱海旅遊。
假日旅遊市場呈現6大特徵。一是拼假錯峰出行成為新趨勢;二是旅遊消費換代升級,鄉村休閒度假受到青睞;三是舉家出行旅遊成為新假日旅遊重要方式;四是短途自駕是假日旅遊的首要交通方式;五是主題化節日活動深受旅遊者喜愛;六是學生游成為節日遊客生力軍。
目前中國的景區類型粗略的歸類為以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人造主題類景觀為主的三種類型。
1、自然景觀:是指地貌、水體、氣候、動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構成的、吸引人們前往進行旅遊活動的天然景觀,具有明顯的天賦性質;這類資源的客源比較廣泛,深受大眾遊客的青睞。比如黃山、九寨溝等。
2、人文景觀:是指內容廣泛、類型多樣,包括各種歷史古蹟、古今偉大建築、民族風俗等等,是人類活動的藝術結晶和文化成就。客源群體主要以中老年市場以及專家學者為主。如少林寺、莫高窟等。
3、人造主題類景觀:是為了滿足旅遊者多樣化休閒娛樂需求和選擇而建造的一種具有創意性遊園線索和策劃性活動方式的現代旅遊目的的一種形態。主要以主題樂園為主,在中國目前比較出名的以華僑城集團、長隆集團、宋城集團等打造的主題樂園,備受年輕消費群體的喜愛。
通過景區的分布情況可以看出,華東旅遊景區資源最為豐富,光5A級景區就占到全國的33.2%,為全國七大區域之首(華東、華南、華北、東北、華中、西南、西北)。按照目前國內眾多的景區來看,自然類、人文類優質資源主要以政府控股為主,都是一些比較成熟的景區,分布在成熟的旅遊目的地,經營業績良好,如:黃山、玉龍雪山、莫高窟、九寨溝等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等景區。其他低星級景區到三流景區目前業受多方條件的限制,經營業績欠佳。在這種情況下催生了眾多的景區管理公司,目前中國以北京巔峰智業、上海景域等為引領的專業公司,為景區解決了很大的問題。隨著景區數量的增加,景區託管公司也在猛增,新興的代表有北京蝸牛等一大批公司。
注重遊客體驗和市場營銷是人工景區成功的關鍵。與自然景區擁有稀缺的名勝古蹟資源相比,人工景區的發展動力來自於其提供新穎而快樂的出遊體驗,滿足遊客感官性需求是人工景區開發的要點之一。另一方面,市場營銷是迅速提高人工景區知名度,吸引遊客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