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快遞市場迅速發展,中國經濟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對快遞產業和現代流通方式產生更大的 需求和更高的要求。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為解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流需求,我國民營快遞行業發展迅速。
民營快遞大概產生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大量民營快遞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每年的業務量以60%~120% 的速度遞增,特別是1998年以來,每年都以120%~200% 的速度遞增,一大批大中型民營快遞企業如東方萬邦、宅急送、申通、大田等都逐步發展壯大起來。下文是對2015年我國民營快遞行業市場發展情況分析。
國家郵政局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郵政企業和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3.1%、業務總量同比增長28.8%。
一季度郵政行業運行情況總體呈現三大特點:
民營快遞企業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業務量和收入份額分別達到85.8%和77.5%,較去年同期分別提高4.2和5.9個百分點。分地區來看,地處中西部的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一季度增速分別達到36.1%和31.6%,顯著超過長三角地區,未來發展空間和增長潛力初步顯現。這說明隨著向西向下戰略實施,寄達到西部地區的快件量比重持續增加,快遞促進區域間商品流通的作用日益突顯。
同城快遞業務增速最快,業務量和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9.3%和49.7%,比重提高至26.5%和13.9%,比去年同期分別提高1.4和1.7個百分點。隨著電子商務深入發展,線上線下融合服務模式加速拓展,快遞業務的市場結構正在呈現出較大的變化,「分區建倉+幹線運輸+落地配送」模式的發展,將一部分國內異地快遞轉化成同城快遞。最新快遞行業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19年中國民營快遞行業研究報告》。
新興業務發展迅猛,增長新動力正在形成。一季度,郵政小包業務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國內小包和國際小包業務量同比增幅均在100%左右,超過同期快遞業務增長速度。一季度快遞代收貨款業務量完成1.8億件,代收貨款金額達到270億元,平均每天代收貨款3億元,平均每筆代收金額148元。代收貨款業務最多的省份是廣東,業務量達到4230萬件,金額達到11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