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母嬰服務市場規模約1.4萬億,2015-2020年複合增長率約20%。經前期申報材料初審,共有24家機構進入現場評審階段,其中,符合助產技術+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申報條件的機構11家,符合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申報條件的機構13家。以下對母嬰保健行業概況分析。
母嬰保健行業概況分析,我國母嬰保健服務機構數量超過4000家,其中僅月子會所數量就有3000家以上。同時,月子會所和產後康復的營業規模占據市場主導地位。母嬰保健行業分析指出,其中,成規模的月子中心數量已超過1000家。隨著二孩政策的開放和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我國月子中心在全國範圍內迅速擴展。
2011-2017年中國月子中心數量(單位:家)
隨著二孩時代的到來,母嬰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各大月子中心迅速崛起,然而准入門檻低,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也使的月子中心,一直飽受詬病,9月1日,《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正式實施,這也意味著月子管理機構有了統一的標準。現從四大競爭環境來分析母嬰保健行業概況。
1、母嬰零售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競爭方式巨變。過去的競爭,主要圍繞地段、商品品類、營銷方法等。母嬰保健行業概況分析,現在資本的加入,使得很多一線大的連鎖到地方開店的時候可以說半年內不盈利,以時間換空間,對周邊的中小店面實施降維打擊。對原有競爭格局產生的衝擊非常大。網際網路企業的加入,對線下零售加速整合,也給原有競爭環境、競爭方式帶來了挑戰。
2、母嬰零售店競爭加劇,傳統模式遭遇挑戰。母嬰保健行業概況分析,母嬰店不能像過去一樣只考慮如何進貨、銷貨、簡單的管理人員、搞一些陳列、加大些促銷力度。應當在消費者重回主場的語境下,現在需要把目光聚焦在核心用戶身上,真正的去了解用戶。
3、奶粉新政下,快消品依賴症將成門店致命傷。母嬰保健行業概況分析,2008年是一個轉折點,三聚氰胺事件對整個國內奶粉造成致命打擊,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信心透支過度,導致洋奶粉的崛起。今年的奶粉新政堪稱又一次行業地震,直接導致市場上的3000多個品牌驟減到300個品牌,大概留下1/10的品牌。不符合規定的品牌都會消失掉,這對母嬰零售門店特別是二三線地方的零散門店打擊是非常大的,因為你手中沒有牌可打了。
4、「新盈利品類+消費者關係」成為門店突圍關鍵。母嬰保健行業概況分析,新的洗牌帶來新的機會,母嬰門店應積極尋找除奶粉外的新盈利品類,注重與用戶打交道,重建與消費者的關係,構建新的用戶管理體系和方法。這是母嬰店應該真正要考慮的。
母嬰保健行業概況分析,伴隨著85後、90後人群育兒理念和母嬰需求的不斷升級,以及母嬰家庭人群構成比例的漸趨均衡,母嬰服務眾多長尾需求顯現。這些長尾需求將推動母嬰服務業務半徑不斷拓展。一方面,圍繞人群深耕,切入媽媽、孩子及母嬰家庭的各類生活場景,根據需求擴充服務類型,如母嬰醫療、母嬰護理、母嬰智能硬體、早教、親子等;另一方面,從實體商品延伸出來的相關服務,將向醫療、教育、旅遊、智能硬體、本地O2O等關聯領域延伸,形成母嬰生態圈,跨界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