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僅20MW,到2010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約520MW,是2009年228MW裝機量的2倍多。2011年我國新增裝機量達到2.9GW。2015年我國光伏逆變器需求量將達到5.0GW,2020年將達到10GW。以下是逆變變壓器行業現狀分析的詳細介紹。
通過對逆變變壓器行業現狀分析得知光伏逆變器是連接太陽能光伏電池板和電網之間的電力電子設備,主要功能是將太陽能電池板產生的直流電通過功率模塊轉換成可以併網的交流電,系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中的核心設備之一。光伏逆變器的可靠性、安全性直接關係太陽能發電系統整體的平穩運行,其轉換效率直接影響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發電效率,其使用壽命直接關係到光伏發電系統的使用年限。
2011年以前,光伏逆變器領域在國內市場需求尚未啟動時,其競爭格局較為溫和,主要是SMA等國外廠商以及內資廠商陽光電源,彼時行業有著豐厚的盈利空間,陽光電源上市時披露的2009-2010年產品毛利率高達50%。
2011-2015年,伴隨著國內市場需求放量,行業站到了風口進入快速發展期,加上其相對低的技術准入門檻,期間吸引了數量較多的新進入者,典型的是有著技術同源性的電力電子電源領域的廠家(包括UPS和變頻器廠家,科士達、科華恆盛、易事特、匯川技術等)。隨著行業需求擴容,主要逆變器廠家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並做大單機光伏逆變器的容量,但由於競爭態勢激烈,價格競爭成為主要的市場策略,期間逆變器銷售價格不斷跳水,從2011年的1元/瓦到2015年底進入2毛/瓦的時代,行業進入微利階段。光伏逆變器行業出現價格廝殺主要由於廠家數量眾多供給偏過剩、產品特徵同質化嚴重、以及光伏電站業主相對注重資本性支出,不注重運營成本和長期的收益。
國內生產逆變器的廠商眾多,但專門從事光伏發電系統逆變器的生產廠商並不多,不少廠商以原來的車載逆變器、通訊逆變器、電力逆變器、UPS等電源技術為基礎,開始從事光伏逆變器的生產和研發,由於不少國內企業在逆變器行業擁有多年經驗,已經具備一定的規模和競爭力。國內生產光伏逆變器的廠商主要包括:華為公司、陽光電源、易事特電源、科諾偉業、特變電工、正泰電源等。
儘管國家發改委每年根據成本變化每年調整光伏標杆電價,但是根據《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提出的要求,到 2020 年,非石化能源發電裝機達到 7.7 億千瓦左右,比 2015 年增加 2.5 億千瓦左右,占比 39%。到2020年,中國光伏市場的裝機容量將突破150GW,屆時,光伏逆變器安裝量將相當可觀。在政策扶持的引導下,光伏產業在結構和框架上的發展藍圖更加清晰,國內光伏市場的大範圍開啟,以及裝機容量的提升,將會直接刺雷射伏逆變器需求的擴大。根據《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的要求,到 2020 年末,光伏發電裝機達到 1.05 億千瓦以上,在「十二五」基礎上每年保持穩定的發展規模。根據國家的發展規劃,光伏發電行業未來仍持保持穩定發展。同時,全球多個國家也正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相應地,未來幾年公司光伏逆變器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將保持穩定增長。
通過對逆變變壓器行業現狀分析得知從發展趨勢來看,光伏逆變器在運行中需要滿足來自電網、電站運營商、投資商等不同層面的要求,因此高頻化、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和高度智能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傳統集中式併網逆變器起步早、發展較成熟,在當前國內市場上居主導地位;順應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的要求,微型逆變器發展迅速,其最大的優勢是可有效降低局部遮擋造成的陰影對輸出功率的影響,同時,微逆變器技術與光伏組件生產廠家強強聯合,將大大加快微逆變器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增加其市場占有率。
光伏逆變器銷售模式逐漸向服務傾斜,未來能夠提供更多的產品應用方案及售後運維服務才更具競爭力。太陽能光伏是未來新能源主流形式,面對日益嚴重的能源危機和大氣污染,國內政策持續利好,市場空間不斷拓展。隨著產能過剩逐步緩解,產業鏈更加完善,國內光伏逆變器市場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以上便是筆者對逆變變壓器行業現狀分析的詳細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