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運輸 內容詳情
農業運輸行業前景
 農業運輸 2019-05-13 15:04:02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中國農業的生產結構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其中以種植業為主。2018年每月僅往農村運送的農資農具就近200萬件,消費品正品下鄉讓偏遠地區告別了山寨貨。以下對農業運輸行業前景分析。

  農業運輸行業前景分析,2017年我國農業運輸總額將近4萬億元,農業運輸行業分析指出,而整體社會物流總額達252.8萬億元,占比近1.6%。市場空間還很大。未來,農業運輸市場進一步開擴,同時也將為冷鏈物流市場打開更多需求。

農業運輸行業前景

  農業運輸是一個區域物流概念,而農產品物流是以農產品為對象的物流服務,既可以發生在農村,也可以延伸至城市,農業運輸則是服務於農業生產的物流。已開發國家城市化率高,並且城鄉之間的差別主要是人口密度和所從事行業的差別,物流服務屬於城鄉一體化服務,因此不存在農村物流這一概念,但是存在農產品物流和農業運輸的概念。現從五大意義來分析農業運輸行業前景。

  1、農村物流與農業生產及流通。

  供應物流有利於降低生產資料的採購成本,有利於抑制農業生產資料的不合理漲價,有利於保證農業生產資料的質量。物流信息可以用以指導農產品的生產和流通,減少農業生產和流通的盲目性。物流運作有利於形成合理的專業分工,提高農產品生產水平和銷售水平,打造農業生產組織及流通組織的核心競爭力,形成農產品生產及銷售的專業優勢,品牌優勢。農業運輸行業前景分析,發展農村物流有利於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和流通方面的利用與推廣。供應物流必須保證生產資料的科技含量,生產物流對農業生產提出了新的科學要求,銷售物流也要求必須利用科學的手段對市場做出預測,並用科學的手段整台物流功能。發展農村物流有利於農業生產與流通的組織創新。分散的單個農戶很難自辦物流適應市場變化,抵抗市場風險,因此現代物流需要物流主體與之相適應。農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只有創新組織,才能適應物流所要求的規模經濟。

  2、農村物流與農民就業。

  農村存在著大量的剩餘勞動力,失業及隱性失業現象嚴重。發展農村物流,有利於農村新的社會分工的形成有利於開闢新的就業門路,如配送、維修、市場調研等者日是新的就業增長點。農業運輸行業前景分析,這對於農村剩餘勞動力問題的解決將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利於保持農村的安定局面。

  3、農村物流與農民收入。

  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因物流競爭和流通環節的減少而價格降低。新的就業增加一部分農民的收入。最主要的是,農產品的物流創造了時間價值和場所價值、尤其是加工附加價值,為顧客提供了滿意的服務,必然會為農民創造合理的利潤。農業運輸行業前景分析,與物流相伴的資金周轉速度的加快降低了農民的資金占用成本。總之,從成本和效益兩個角度來看,發展農村物流都將增加或變相增加農民的收入。

  4、農村物流與農民生活。

  農民收入的增加有利於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業運輸行業前景分析,農村地區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物流環境的改善、物流意識的提高 ,有利於城市及周邊地區的物品流入本地區,而且按照物流活動的規律和管理形式,流入的商品會以較低的價格、快捷的速度、優質的服務滿足該地區農民的生活消費需求,從而提高當地農民生活水平。

  5、農村物流與農村城市化。

  農村的工業多集中在城鎮,工業物流也是農村地區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對工業基礎比較好的縣(市) ,以物流的發展改造城鎮工業,會加快城鎮的發展和農村城市化的步伐。農業運輸行業前景分析,其實,城市化應包含兩方面的內涵,-是城市的發展,吸引農民進城成為市民,另-層含義是農村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文明程度的提高。發展農村物流農村環境的改善、科技手段的利用、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長、生活的室裕,都意味著新型農民的形成城鄉差別的縮小,這應該是中國城市化的應有之意。

  長期來看,應加快推進農村地區的各項改革,打破區域之間和部門之間的投資障礙與市場分割,形成統一、競爭、高效的農村運輸市場,為各類社會資本進入農村物流掃清制度障礙。農業運輸行業前景分析,促進農村人口進一步專業化分工,支持部分農民就地或異地從事加工行業或服務業,從而促進農業規模化生產和經營,為農村運輸的快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農業運輸相關研究報告
農業運輸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