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運輸 內容詳情
農業運輸行業投資
 農業運輸 2019-05-14 14:12:27

  2009年-2017年我國農業運輸總額複合增長率為4.16%,增速較為平緩。農業運輸是以滿足顧客需求為目標,對農業生產資料與產出物及其相關服務和信息,從起源地到消費地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動和儲存進行計劃、執行和控制的全過程。以下對農業運輸行業投資分析。

  農業運輸行業投資分析,2017年我國農業運輸總額將近4萬億元,農業運輸行業分析指出,而整體社會物流總額達252.8萬億元,占比近1.6%。市場空間還很大。未來,農業運輸市場進一步開擴,同時也將為冷鏈物流市場打開更多需求。

農業運輸行業投資

  農業運輸對生產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特別是對保鮮、時效等要求較高的農產品,如果沒有高效的流通模式與完善的物流體系,將導致農產品流通不暢,從而直接影響農業產業化進程和農民收入的增長。現從兩大問題來分析農業運輸行業投資。

  第一,農村物流最大的制約因素是規模經濟較弱。首先,相對於已開發國家,我國農村物流除了具有一般的季節性、多樣化、差異性等特點之外,還具有物流運營環節和階段眾多、農戶個體占物流主體比例高、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小且分散等特點。其次,農村地區相對落後的基礎設施不能滿足農村物流的需求,特別是村一級的基礎設施落後,集中體現為農村地區公路、水運、鐵路人均里程數低,導致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農村居民消費品運輸和派送效率低;針對農產品的專業化倉儲基地不足,導致農產品存儲容易因腐爛變質而加大損耗;農村物流專業化和市場化程度不高,資源和能源消耗大。最後,農村物流同樣具有地區分割與投資壁壘,物流主體平均規模小且具有本地化特徵。農業運輸行業投資分析,以上三個方面的原因決定了我國農村物流不具有規模經濟的屬性,物流效率低下,平均物流成本高,從而最終導致農村物流投資不足。

  第二,信息化水平低和信息意識淡薄是阻礙農村物流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現代物流業的基本特徵是以信息為紐帶聯繫物流產業鏈的供需雙方和各個環節,但目前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信息化水平尚不能支撐農村物流的快速發展。例如,農村地區的大部分居住區街道和田野道路沒有有效名稱並且無法在手機地圖上顯示,因此無法實現精確定位和導航。農業運輸行業投資分析,在信息技能和意識方面,我國農村物流的分散性、季節性、複雜性等特點,決定了農村物流業中存在許多兼職從業人員和物流資源,有些兼職從業人員本身就是農戶或農村物流的需求方,因而同樣具有分散性、季節性、規模小和專業化程度低等特點,同時缺乏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和意識。信息技能和信息意識的缺乏限制了農村物流兼職從業人員的專業化和職業化發展,進一步阻礙了農村物流組織的發展壯大。除此之外,農村物流的需求方同樣缺乏信息意識,其需求信息不能及時有效地被發布和傳播出去,無法形成物流供需雙方的高效匹配。

  農業運輸行業投資分析,在中國的農業發展過程中,「重生產、輕流通」思想意識的影響廣泛,而對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流通和物流配送等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作用認識不足,更沒有形成農業物流完整的行業體系框架。農業運輸作為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農業運輸理論探討的嚴重匱乏。降低農產品生產與流通的成本,引導農業生產資料的生產與配置,提高中國農業的整體產業效益,需要有現代農業運輸理論指導。中國農業運輸和物流的相關理論研究,在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地位,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農業運輸相關研究報告
農業運輸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