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粉 內容詳情
2017年藕粉行業投資分析
 藕粉 2017-06-22 16:00:21

  藕粉是久負盛譽的傳統滋養食品,蓮藕粉營養價值高,製成粉條後食用方便,且味道鮮美,老少皆宜,歷來是江浙一帶的水鄉特產,歷史上曾作「貢粉」進入皇室。以下對2017年藕粉行業投資分析。作為濟南東部「明珠」的白雲湖景區結合自己的資源優勢,將千年紅蓮藕加工成藕粉,並利用傳統工藝加入純沂蒙山地瓜澱粉,製成了口味獨特的藕粉粉條,去年曾以每斤17元多的價格在濟南熱銷。它呈現透明色,質地細膩,易於消化,又有生津清熱,開胃補肺,滋陰養血的功效,是適於嬰兒、老人、體弱多病之人的滋補食品。

  2017-2022年中國藕粉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全國的藕粉市場上,西湖產藕粉是最有名的,這裡種植的藕具有孔小、肉厚,味甜、香醇的特點,營養豐富,有很好的藥用價值。據悉,按照正宗西湖藕粉的工藝,鮮藕要經過清洗、粉碎、除渣、洗滌、沉澱、過濾、乾燥工藝加工製成藕粉,每50公斤鮮藕只能產出4公斤藕粉。

藕粉行業投資分析

  制訂藕粉全國統一標準勢在必行

  為從源頭上規範藕粉市場,全國統一標準的制訂勢在必行。任志燦參與了國家藕粉標準的起草,據悉已送交審批。他透露說,現在擬寫的草案對純藕粉的含量標準有明確的規定,所有的藕粉都不能添加其他澱粉。

  近年來,三家村藕粉廠致力於恢復生產傳統的手削藕粉,讓傳統名特產返璞歸真。今年,該廠借「三改一拆」的強勁東風險,投資150萬元對舊廠房進行全面改造,建設500平方米藕粉加工工藝的文化長廊,從磨石磨漿、去渣、過濾、沉澱至粉團、削片、曬乾,把「老底子」的藕粉加工工藝展示得淋漓盡致,讓市民品嘗到又真又純的手工土藕粉。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三家村藕粉以「老底子」味道為切入點,減少速溶藕粉生產量,增加了手削藕粉產量,目前,園區350畝和湖州1000畝蓮藕基地開始收穫,工廠開足馬力生產。據悉,今冬該廠將生產50噸手削藕粉銷往杭州和國內大型超市,並通過網銷進入千家萬戶。

  「西湖藕粉」的品牌具有自然環境優勢和深厚人文積澱的背景。這個傳統名牌的保護,不少人認為可以參照「西湖龍井」,申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杭州市民吳曉燕說,「西湖藕粉」是一塊金字招牌,應該好好保護起來。首先就要從廠家的品牌意識和行業自律做起,嚴把質量關。

  任志燦認為,最重要的是對「西湖藕粉」實行原產地保護,提高市場准入門檻,設置統一的品牌和商標證明標誌,「還可以成立一個藕粉生產行業協會,對藕粉生產廠家的質量標準進行把關,對藕粉市場進行整頓。」

  杭州市質監局稽查支隊長李建雄表示,作為政府部門,他們將加大原料把關和檢查力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意識,通過整合資源,合力推動產業健康發展,把「西湖藕粉」這個「金名片」擦得更亮。

  一些專家認為,通過國家標準制定、原產地保護、加大監管等方法,可以統一準入門檻,突出品牌優勢,使這個行業更為規範。但是更重要的是,「西湖藕粉」面臨的問題反映出,我國一些企業還停留在通過短斤缺兩、弄虛作假,或低價惡性競爭,賺一些低端加工環節的錢,卻糟蹋了最值錢、也最具開發潛力的「品牌」資源,可謂「撿了爛芝麻,丟了大西瓜」。

  近年來,三家村藕粉廠致力於恢復生產傳統的手削藕粉,讓傳統名特產返璞歸真。今年,該廠借「三改一拆」的強勁東風險,投資150萬元對舊廠房進行全面改造,建設500平方米藕粉加工工藝的文化長廊,從磨石磨漿、去渣、過濾、沉澱至粉團、削片、曬乾,把「老底子」的藕粉加工工藝展示得淋漓盡致,讓市民品嘗到又真又純的手工土藕粉。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三家村藕粉以「老底子」味道為切入點,減少速溶藕粉生產量,增加了手削藕粉產量,目前,園區350畝和湖州1000畝蓮藕基地開始收穫,工廠開足馬力生產。據悉,今冬該廠將生產50噸手削藕粉銷往杭州和國內大型超市,並通過網銷進入千家萬戶。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藕粉相關研究報告
藕粉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