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S,其英文全稱是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意為影像歸檔和通信系統。對於醫院影像科室,PACS是一個重要工具。它負責把核磁、CT、超聲、X線、紅外等各種影像設備日常產生的影像進行數位化存調使用。
當今對PACS發展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雲計算和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是繼20世紀80年代大型計算機到客戶端/伺服器的大轉變之後的又一種巨變。
用戶不再需要了解「雲」中基礎設施的細節,不必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也無須直接進行控制。雲計算描述了一種基於網際網路的新的IT服務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網際網路來提供動態易擴展而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
雲計算的出現,使得PACS的產業化也發生跨時代的變化,從以往PACS軟體、硬體的銷售、技術服務轉變為PACS商業化應用服務,也可以稱之為PACS的SaaS(Solution as a Service)模式。隨之出現的是雲PACS(Cloud PACS),國際上主流的PACS廠商及一些創新型公司陸續發布了雲PACS解決方案,國內也有部分傳統PACS廠商涉足,如東軟。
但國內大量湧現的是從網際網路或其他行業跨界而來的非傳統PACS廠商,其專業影像技術解決能力、對醫療的認識等仍有待PACS使用者(醫生)的檢驗。移動互聯是目前乃至未來最具活力且正在改變人們生活、工作習慣的產業,PACS的移動互聯產業也正在處於快速增長的初期。總之,面向未來,不接近、不掌握雲PACS和移動PACS技術,將失去PACS行業的地位。
雲計算時代來臨,對傳統PACS廠商衝擊最大的是醫學影像雲來臨,原來要花費數百萬數千萬建的傳統PACS被宣布免費,只按數據流量收服務費。傳統PACS廠商崩盤不可避免。
當今的影像雲軟體廠商背景大致有以下流派:
①雲計算中心(網際網路+)系。電信、BAT、華為、金山等主動孵化一批新興從事醫療影像雲的企業。
②傳統IT系。衛生信息化和PACS廠商轉型而來,或醫學圖像處理技術背景轉型。
③設備廠商系。影像設備類生產企業關聯影像雲企業。
其實不論派系和背景,如果傳統PACS企業不加速自身變革,崩盤都是不可避免的。可以大膽設想,經過一番免費大戰和兼併重組,能撐到最後的最大可能性是有雲計算背景的上市企業——通過跨界整合兼併,憑藉其資金實力和「屌絲」背景,經過幾輪燒錢免費推廣後使行業集中在少數品牌,預計其數量接近做雲計算中心的廠家數量,且基本一一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