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我們每個人的身份證號碼一樣,數字,早已超越了計量層面,使得我們的生活井然有序。在惠普眾多噴碼系統品牌代理商中,北京欣建隆商貿有限公司作為最早的一批噴碼系統代理商,為惠普開拓中國市場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牽手惠普共謀發展
隨著改革開放的成果顯現,人們對發票、保險單、郵票、刮刮卡等可變信息印刷品的需求急劇升溫,九幾年的時候,進入了白熱化的程度。據欣建隆總經理劉建萍回憶,那時候,可變信息印刷還是柯達、多米諾、伊碼的天下,賽天使更是給出了驚人的報價,三個噴頭就高達300萬,昂貴的價格並沒有使熱衷票據印刷的欣建隆退縮,他們相信一定存在性價比更好的設備廠商。經過多番了解,2000年初,欣建隆將目標鎖定在了惠普的熱發泡技術,耗資幾十萬的美國海隆世通PS-4000噴碼系統無論在噴印速度還是在賦碼質量上都滿足了國內市場需求。由此,欣建隆當機立斷於2001年引入第一台PS-4000噴碼機,並成功地將其出售給北京至美。至美是當時北京地稅定點發票印製廠,除了與印刷單位合作,欣建隆在2000年還開闢了與終端客戶的直接對話,把海隆世通PS- 4000系列數碼噴墨系統銷售到了食品廠、藥品廠這樣的最終用戶手中。至此,惠普的噴碼系統在神州大地遍地開花,欣建隆與惠普的合作之旅也正式揚帆起航。
數說性能何以為優
·軟體系統
採用WindowsXP作業系統和海隆世通專用生產軟體,具有極強的軟體支持、應用、連接和開發適應性。帶有條碼邊緣修飾功能,大大提高了條碼等級和識讀效果。
·靈活的供墨系統
於票據而言,頁面面積小、承載信息量大是必然特質,為打擊假發票,印刷廠常用變換序列號位數顏色增加防偽辨識度,例如將123位數字設為黑色,456位數字設為紅色,依次反覆,按照以往的墨路要求就必須用彩色噴碼機完成印刷作業,但是惠普PS-4000噴碼機每個噴頭對應獨立的墨盒技術,可以通過更換墨盒達到彩色墨路噴印噴印效果,真正應驗了靈活多變、少投資多回報的收益。
·多種規格噴頭可供選擇
該噴碼系統提供0.5英寸、1英寸、2英寸、4英寸直至16英寸的噴頭規格,最多可達32列、16英寸噴印寬幅,可任意組合噴頭,並在軟體和硬體上實現無縫縫合噴印。
·按需求供給墨水
由於各家用戶所用紙張特性不同,其中不乾膠的吸墨性相對較差,惠普特地為此研發出易於乾燥的不乾膠墨水,除此之外,更多墨水可供客戶自行選擇。
·同步控制
採用專用噴印同步控制器(編碼器),配套高精度編碼器專用壓輪和安裝架,在不同速度條件下都能保證噴印的同步工作,採用讀白、讀黑功能全色標高靈敏度光電傳感器(電眼),適應各種顏色和深淺色標,確保噴印位置的準確。
·自主研發的平台式走紙機構
欣建隆根據國內客戶的走紙習慣,於2004年特意為中國市場研發了獨特的平台式走紙機構,提高國內噴碼效率的同時也減少了浪費。
·幾近完美的差錯率
與其他可變信息賦碼設備有所不同,在處理大量數據時,PS-4000噴碼系統始終能夠保持「頭腦冷靜」,做到除外部力量(供電系統斷裂、噴頭堵塞)影響外,差錯率幾近為零的完美成績。購進PS-4000噴碼機同年,欣建隆還引入了適用於紙箱包裝的海隆世通PS-5000噴碼系統,2007年又代理了海隆世通PS-9000高速噴碼系統。一步步地深化合作,使得客戶對與欣建隆的選擇更加堅定。
布局全國只為離客戶更近些
據噴碼機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2001~2002年,是噴碼系統著陸中國的高峰期,也是欣建隆快速布局的時期。近些年,隨著市場需求逐漸趨於飽和,PS-4000噴碼機的年銷售量穩定在20~30台。很明顯,銷售的高速增長時期已經過去,隨之而來的是維修、原料供應網絡的大面積需求,這也是為什麼欣建隆布局北京欣建隆印刷器材銷售公司、北京海隆鴻業機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欣建隆科技有限公司連同北京欣建隆商貿有限公司共計分公司4家,此外,還在深圳、廣州、上海、西安等全國各地設立辦事處逾30個,凡此種種只為離客戶更近一些。確保客戶在出現問題、電話溝通
未能解決問題的時候,24小時內抵達現場的售後承諾。此外,因為每家客戶運用的紙張、墨水互不相同,為了充分了解各家的基本情況,欣建隆對老客戶還保留了定期走訪的慣例。對於新客戶,欣建隆則會組織其工程師在裝機後到京培訓,設備齊全的培訓中心、系統的課程安排以及經驗豐富的授課工程師讓裝機、維修變得簡單明了,至此,無論在路程上還是在技術上,欣建隆都旨在縮短與客戶之間的距離。
當然,也正因為欣建隆的種種優勢,在一路發展過程中吸引了眾多忠實粉絲,談及至此,劉總經理列舉了一個北京的包裝行業客戶,在初期考察時,因為惠普的代工生產商很多,在確認欣建隆PS-4000噴碼系統的所有核心技術和硬體均來自惠普原廠之後才放心與其合作,其完善的售後管理團隊更是吸引這家包裝客戶的重要砝碼,4年間該客戶陸續購進4台PS-4000噴碼系統,分別用於酒標、柔印標籤、藥品噴碼、疫苗賦碼等領域。
歷經了十幾年的發展,欣建隆助力了惠普噴墨系統在國內市場的生根發芽,同時也推動著中國可變信息處理能力的飛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