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草 內容詳情
皮草行業定義及分類
 皮草 2016-01-26 15:37:48

  皮草行業定義是指利用動物的皮毛所製成的服裝,具有保暖的作用,現在的皮草都較為美觀並且價格較高也是不少消費者的消費對象。狐狸、貂、貉子、獺兔和牛羊等毛皮獸動物,都是皮草原料的主要來源。更多詳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皮草行業定義及分類

  原料來源

  狐狸、兔子、貂 、海狸、水獺、貉等皮毛動物,是皮草服裝商經常選擇的材料。除上述動物以外,有些大型貓科動物也是皮草的來源。大部分皮草原料來自於人工養殖場。不過也有極少數不法商販濫捕濫殺野生動物獲取他們的皮毛,國際上就對海豹皮等野生動物皮毛流通等違法行為有嚴格的限制和制裁。

  我們有稱做「毛皮」的、有叫「裘皮」的、也有說「皮草」的,說法不一。到底是叫裘皮公司、毛皮公司,還是皮草公司,其實追根溯源,「裘皮」、「毛皮」、「皮草」是在不同時期人們的不同稱謂,這其中也有很多典故在裡面。

  1、裘皮

  中國傳統的制裘工藝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商朝末期就形成了,商朝丞相比干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發明熟皮製裘工藝,人們通過硝熟動物的毛皮來製作裘皮服裝,並且「集腋成裘」製作成一件華麗的狐裘大衣,所以北方一直習慣稱做「裘皮」,比干也被後人奉為「中國裘皮的鼻祖」。

  2、毛皮

  在舊上海的殖民地,很多的義大利商人在上海開設了毛皮店,用英文標註「FUR」,但是他們怕中國人看不懂,於是翻譯過來就叫做「毛皮」,這種稱法也一直沿用到至今。所以一直就有這樣一個說法:北方以北京為中心裘皮,南方以上海為中心毛皮。

  3、皮草

  出自粵方,現已漸漸取代了「裘皮」一詞,成為主流用詞。粵方言為什麼用 「草」這個語素組詞呢?我們從成語「不毛之地」可以印證。粵方言詞「皮草」中的「草」,就是「不毛之地」中的「毛」,「草」和「毛」是同義語素。「不毛之地」指的是連草都不長的地方,反過來,「皮草」指的就是「皮毛」。

  也有人考證說,在舊上海時期,有一些俄羅斯的猶太人在這裡開設一些毛皮店,那時多以野生動物為主,毛皮非常昂貴。一件黃狼皮短衣就要花費五根金條。但是上海的氣溫不是特別冷,冬季短夏季時間較長,所以聰明的猶太人冬季賣毛皮,到了夏天就進了一些草蓆去賣,隨後就將店名改成了「皮草店」。在解放後,很多的皮草公司都搬到了香港,給猶太皮草商打工的學徒,為了生存、生活,於是就仿照原來的猶太老闆,儘管不知道皮草到底是什麼意思,但也都叫做「皮草公司」。

  不過,這於情理不合。因為毛皮是貴為幾萬、幾十萬的東西,而草蓆是賤為幾塊、幾十塊的東西,試問經營高檔奢侈品的商家又怎麼會冒著降低自己商店檔次的風險而去既賣毛皮、又賣草蓆呢?

  分類:

  皮草分類方法有很多種,按毛被成熟期先後,可分為早期成熟類,中期成熟類,晚期成熟類,最晚期成熟類;按加工方式,可分為鞣製類、染整類、剪絨類、毛革類。按外觀特徵歸納可以分為厚型皮草,以狐皮為代表;中厚型皮草,以貂皮為代表;薄型皮草,以波斯羊羔皮為代表。

  人們較為常用的是按原料皮的毛質和皮質來劃分。

  小毛細皮類:主要包括紫貂皮、栗鼠皮(青紫蘭,亦稱青秋蘭)水貂皮、水獺皮、海龍皮、掃雪貂皮、黃鼬皮、艾虎皮、灰鼠皮、銀鼠皮、麝鼠皮、海狸皮、猸子皮等,毛被細短柔軟。適於做毛帽、大衣等。

  大毛細皮類:主要包括狐皮、貉子皮、猞猁皮、獾皮、狸子皮等。張幅較大。常被用來製作帽子、大衣、斗篷等。

  粗皮草類:常用的有羊皮、狗皮、狼皮、豹皮、旱獺皮等。毛長並張幅稍大。可用來做帽子、大衣、背心、衣里等。

  雜皮草類:包括貓皮、兔皮等,適合做服裝配飾,價格較低。更多皮草行業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皮草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皮草相關研究報告
皮草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