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日趨成熟,作為實現途徑之一的燃料電池技術越來越被重視,由此也會將帶動氫能產業鏈的整體發展。下面進行氫能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氫能行業分析表示,氫能源是目前已知的所有能源中最為清潔的一種,被稱為最理想的新能源。氫能產業鏈包括制氫、儲運、加氫、氫能應用等方面。其中,制氫是基礎,儲運和加氫是氫能應用的核心保障。
隨著我國氫能產業加速發展,氫能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在氫燃料電池汽車方面。氫能源汽車分為兩種,氫內燃機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目前,發展較快的為氫燃料電池汽車。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氫燃料電池出貨量僅僅為3.6MW.2015年中國氫燃料電池出貨量突破10MW。截止至2017年中國氫燃料電池出貨量增長至16MW左右,同比2016年的13.5MW增長了18.5%。
目前氫燃料電池汽車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中規模很小,並未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與此同時,中國氫氣年產量已逾千萬噸規模,位居世界第一大產氫國,2011年我國氫氣產量已達1407萬噸,2012年我國氫氣產量約為1600萬噸,截止至2017年我國氫氣產量增長至1915萬噸,年均增長率約為3.66%。
從制氫的方式來看,目前,制氫技術主要有傳統能源和生物質的熱化學重整、水的電解和光解。全球96%的氫氣來源於傳統能源的熱化學重整,還有4%來自於電解水,其中,天然氣制氫是現今最主流的形式。
但是,由於煤氣化制氫和天然氣重整制氫的CO₂排放量均較高,對環境不友好,即化石燃料製取氫氣不可持續,不能解決能源和環境的根本矛盾。而電解水制氫是可持續和低污染的,有望成為未來氫氣製取的主流方式,未來發展空間更為廣闊。
隨著各國氫能源汽車的推廣,未來5年,全球主要國家將加快加氫站建設,到2020年,以日本、德國為代表的國家加氫站的規劃建設總數將超過435座,其中日本的規劃建設數量最多達到160座,其次為德國規劃建設100座加氫站。
至2025年,可統計國家共計規劃建設加氫站超過1000座,其中以德國和日本規劃建設的數量最多,而我國作為氫能源汽車重要的推廣國家,至2025年規劃建設400座加氫站,為氫能源的汽車的發展提供動力支持。以上便是氫能行業市場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