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氣是一種優質的燃料,主要應用途徑是燃料電池。當前燃料電池的主要應用場景包括交通運輸、固定式應用以及可攜式應用。下面進行氫能行業發展政策分析。
氫能行業分析表示,近年來,在燃料電池補貼不退坡的國家政策之下,各地湧現出了非常高漲的發展氫能的熱潮。一些地方政府和產業基金加大了投資力度,開展燃料電池和氫能的工程化技術研發和示範,形勢非常喜人。
我國的制氫規模已居世界首位,煤氣化制氫和鹼性電解水制氫具有特色和優勢,光催化和生物質制氫技術處於國際先進水平,但在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等方面與國外相比有較大差距。在儲氫方面,我國的儲氫技術在國際上占有重要一席,固定式高壓儲氫技術和固態儲氫材料研究處於國際先進水平,但在車載高壓儲氫及氫運輸方面仍落後於國外先進技術。
據《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2020/2030 年氫能源產業鏈目標市場空間將分別達 3000/10000 億元,能源形式利用氫規模將分別達到 720 億立方米/年和 1000 億立方米/年。國際氫能委員會預測到 2050 年全球氫能產業鏈產值將達到 2.5 萬億美元,占能源比重約為 18%。
氫能源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零污染能源。氫氣是一種良好的能源載體和化工原料,可通過燃料電池把化學能轉換為電能,具有來源豐富、零污染、熱值高、能量密度高的特點,能有效滿足汽車、航空航天等輕量化發展需求,減少石油資源依賴。在常見燃料中,氫的熱值(142KJ/g)約是汽油的 3 倍,乙醇的 5 倍。在儲能材料中,氫的質量能量密度約是鋰電池的100 倍,LNG 的 3 倍。
氫能源是支撐未來能源清潔轉型的二次能源,也是實現電力、熱力、液體燃料等各種能源品種之間轉化的媒介。當前能源體系主要由電網、熱網、油氣管網共同構成,憑藉燃料電池技術,氫能可以在不同能源網絡之間進行轉化,可同時將可再生能源與化石燃料轉化成電力和熱力,也可通過逆反應產生氫燃料替代化石燃料或進行能源存儲,從而實現不同能源網絡之間的協同優化。
在氫能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目前依然面臨著「談氫色變」的問題。全球學術界和產業界已形成共識,只要按照標準來發展氫能產業,安全程度是可保障的。目前氫能方面的標準已經超過21項,但遠遠不能滿足產業發展的需求,而沒有相應基礎標準的支撐,新產品推廣就會受限。以上便是氫能行業政策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