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維修行業作為汽車後市場的七大類別之一,是指在汽車售出以後,圍繞汽車及零部件出現故障或磨損所提供的維護、修理或者更換等售後服務從而形成的服務行業。汽修業務範圍主要包括對汽車的冷卻、噴水和供電系統,發動機,底盤和車身等方面進行全面的修復,以及對重要零配件的定期保養和更換。
2021年全國汽車保有量
據中國報告大廳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95億輛,較2020年增加了0.23億輛,同比增長6.18%,其中汽車保有量達3.02億輛,較2020年增加了0.21億輛,同比增長7.47%。全國有79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同比增加9個城市,35個城市超200萬輛,20個城市超300萬輛,其中北京、成都、重慶超過500萬輛,蘇州、上海、鄭州、西安超過400萬輛,武漢、深圳、東莞、天津、杭州、青島、廣州、寧波、佛山、石家莊、臨沂、濟南、長沙等13個城市超過300萬輛。
汽修行業發展現狀
據中國報告大廳數據顯示,我國共有44萬家汽車維修廠,分為一、二、三類。一類維修廠包括汽車品牌授權的4S店以及一些規模較大的汽修廠,占維修廠總量的15%-20%。二類維修廠包括部分4S店所設立的維修服務網點,以及具體一定規模和技術水平的維修廠,占到總量的25%-30%。三類維修廠就是規模較小,技術水平較低的維修廠,占到總量的50%以上。電氣系統包含了整車所有用電的總成,近四年的召回信息顯示,無論是豪華、合資還是自主品牌,電控系統出現問題的機率相對較大,高田氣囊就是例子。而這三個陣營的品牌電氣系統出現問題的機率基本取決於產品電氣化程度。
汽修行業最新政策發展方向
2022年1月7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發布《關於深化汽車維修數據綜合應用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明確明晰數據歸集範圍,從事發動機、變速器、車身、空調、電氣系統維修和四輪定位業務的專項維修經營者,於2022年底前實現維修電子記錄數據的實時歸集。規範數據時效管理,要加強對新開業汽車維修經營者的數據管理,提醒經營者在完成經營備案後,及時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傳輸數據。目前,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已覆蓋全國31個省份,對接汽車維修企業8.65萬戶(占全國汽車維修經營業戶36.44萬戶的23.7%,基本覆蓋全國一類和二類維修企業),累計採集6.3億輛次維修記錄,為1.3億餘輛汽車建立了「健康檔案」,覆蓋全國汽車保有量的43.8%。
汽修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近幾年汽車電子、智能駕駛等在汽修行業不斷凸顯,也加大了技術上設備的投入與引進與汽配產品供應鏈的價值重構。所以提高行業內門店的技術設備升級、保證零部件的品質、提高服務項目體驗、透明的項目定價等就一定會在大洗牌中正向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