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牛黃 內容詳情
人工牛黃行業技術
 人工牛黃 2018-12-12 17:01:35

  牛黃在中國的藥用史已有幾千年,是中成藥的重要原料之一,我國4500種中藥里,約有650種含有牛黃。由於牛黃產量遠不能滿足需求。為此,上世紀50年代中期,我國藥學工作者就開始研究人工合成牛黃。以下對人工牛黃行業技術分析。

  人工牛黃行業技術分析,現在兩千多種中成藥中用到牛黃的有六百多種,天然牛黃的需求量很大,稀缺性推高了價格,天然牛黃每公斤可賣到20萬元左右。人工牛黃的價格十分低廉,每公斤一般只有500元左右。人工牛黃行業分析指出,與化藥不同,中成藥藥效無法通過臨床試驗數據確定比對其效果。且中成藥一般是多種藥物組合,單一品種使用量不多,當前,人工牛黃的銷售占比超過90%,但全國每年需求量也只有200多噸。

人工牛黃行業分析

  牛黃是肝臟的膽結石,在膽囊中產生的稱「膽黃」或「蛋黃」,在膽管中產生的稱「管黃」,在肝管中產生的稱「肝黃」。可用於解熱、解毒、定驚,可添加在多種中成藥中。我國牛黃行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生產企業數量少,規模小,行業的工業總產值很低,在整個第二產業中的地位微乎其微,其中體外培育牛黃產品更是稀少。現從六大鑑別方法來分析人工牛黃行業技術。

  1.人工牛黃行業技術分析,牛黃偽品的形狀大多似真品,但表面色淺黃而粗糙,較真品牛黃體重而光澤,斷面無層紋重疊,內外一致,縱有的人工做成層紋,而顯不出自然生長形狀,質松,以手觸摸即碎。

  2.取一根小針燒紅,刺人牛黃中,牛黃破裂顯層狀,質細密酥脆,內心有白點,並有清香氣者為真品。人工牛黃行業技術分析,若刺人後不破裂,剖開內部不起層紋,內心無白點,且微有臭濁氣味者則為偽品。

  3.真品牛黃用舌舔之,味先苦而後轉甜,並有清涼之感直達舌根及喉部,其色掛舌不落,具特異香氣。人工牛黃行業技術分析,嚼之則不粘牙,慢慢溶化,口內無餘味、臭味及渣粒感覺。偽品人口純苦如黃蓮而不轉甜,無清涼感,即溶化呈糊狀,如嚼綠豆粉,且有臭味或腥味或有渣征感。

  4.人工牛黃行業技術分析,先用水把指甲抹濕,然後將少許牛黃抹於指甲上,若指甲立即被染成黃色,並有顯著的稍涼感透進指頭,掠抹後指甲上具有明亮的黃色,久久不褪俗稱「透甲」或「掛甲」者為真品,反之則為偽品。

  5.用無色透明的杯子,裝半杯冷水,然後取牛黃少許投入水中,真品吸水變濕而不變形,偽品入水則迅速膨脹而崩解。人工牛黃行業技術分析,或取牛黃少許放人玻璃皿中加水煮沸,靜置,真品全部溶化,水不混濁,水液呈黃棕色,無沉澱和漂浮物。反之為偽品。

  6.人工牛黃行業技術分析,取牛黃粉末少許,放人試管中,加入1~2毫升氯仿,混勻,再加入硫酸及過氧化氫(40%)溶液各2滴,搖動立即呈綠色者為真品。

  人工牛黃行業技術分析,目前國內含有牛黃(過去僅指天然牛黃,現在還包括體外培育牛黃、人工牛黃三種)成分的中成藥共有500餘種,其中多數中成藥中的牛黃成分是價格低廉、藥效較差的人工牛黃,而天然牛黃則量少價高很難滿足國內牛黃相關產業日益增長的需求。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人工牛黃相關研究報告
人工牛黃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