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國乳糖行業現狀分析,由於乳糖酶缺乏而導致的乳糖不耐症,極大地制約了中國乳業的發展。而低乳糖奶的開發既能滿足乳糖不耐症患者的乳品消費需求,又改善了一些乳製品的品質,是促進我國乳品工業發展的重要途徑。現對2015-2016年我國乳糖行業概況及現狀分析。
乳是各種哺乳動物哺育其幼仔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它富含優質蛋白質、乳脂、乳精等營養成分和鈣、磷、鉀等礦物質以及多種維生素,還含有多種免疫物質、酶、激素等具有生理活性調節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質,因此乳及乳製品有「近乎完美的食物」的美稱,是人類改善營養,增強體質不可缺少的理想食品。在已開發國家中,乳與乳製品已經成為人們飲食的重要組成內容;我國新修訂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確強調了「一人一天一杯奶(250mL)」;而且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把人均乳品消費量列為衡量一個國家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標。由此可見,乳與乳製品在人們飲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乳糖是哺乳動物乳汁中特有的糖類,它是乳腺上皮細胞以葡萄糖為前體,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的。乳據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組成的雙糖,其合成步驟為:以葡萄糖為前體物質,一部分葡萄糖先轉化為半乳糖,然後經乳糖合成酶催化,半乳糖與葡萄糖結合,形成乳糖。哺乳動物乳汁中乳糖含量因種類而異,人乳中乳糖含量為6.7%,牛乳中乳糖平均含量為4.8%(顧瑞霞,2000)。人體攝入乳糖後,在消化過程中,經乳糖酶催化,分解為葡萄糖和半乳糖。
和其他糖類一樣,乳糖是人體熱能的來源,1g乳糖可產能約16.75千焦,牛奶中總熱能的25%來自乳糖。除供給人體能源外,乳糖還具有與其他糖類不同的生理功能,如調節乳及泌乳過程的滲透壓,促進腸道蠕動,促進鈣的吸收,促進智力發育,作為糖尿病患者的碳水化合物來源等。
儘管乳及乳製品具有「近乎完美的食物」的美譽,在我國,乳製品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其中乳糖不耐症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乳糖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乳糖需經位於小腸黏膜上皮細胞刷狀緣的β一半乳糖著酶水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後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乳糖不耐症是由於小腸黏膜上乳糖酶活力較低所致,乳糖得不到水解,小腸內乳糖濃度提高,使滲透壓增高,從而導致進入腸腔內的水分含量提高,其產生的症狀是腹部壓力增高、氣脹、腹痛和腹瀉。絕大多數哺乳動物出生之後小腸黏膜乳糖酶活性較高,可以消化吸收來自母乳或其他乳製品的乳糖,斷乳之後,乳糖酶活性隨年齡增長逐漸下降,到成人之後其酶活性僅為正常嬰兒水平的5%~10%,並發展成為乳糖不耐症。
①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波情況很少見,這是一種常染色質隱性遺傳性疾病,這種入在剛出生時乳糖酶活性就低下或缺乏,這會導致嚴重的腸胃功能失調,若不及時供給無乳糖食品,會有生命危險。
②原發性乳糖酶缺乏,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嬰兒出生時乳糖酶活性最高,1年以後,多數人的乳糖酶活性會迅速下降,至成年期幾乎完全消失,其原因一般認為與世代形成的飲食習慣所造成的乳精酶基因突變而不可逆關閉有關。
③繼發性乳糖酶缺乏。當小腸上皮細胞破損時會導致暫時性乳糖酶活性低下,例如,由於腸道手術,乳糖酶活性會在一定時期內暫時消失。
此外,營養不良、蛋白質缺乏也可導致乳糖酶活性在一定時期內喪失,這種情況下乳糖酶活性可隨營養加強而逐漸恢復。
①通過話體組織切片檢驗,分析β一豐乳糖著酶活性。
②口服乳糖,然後檢驗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將50g乳糖溶於水中(乳糖含量相當於1L牛乳中的乳糖含量),然後分別給禁食病人和攝食後的正常人口服,結果發現攝入含有乳糖的產品後,正常人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迅速上升,而缺乏β一半乳糖音酶活性的乳糖不耐症患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不升高。
③測定肺部民含量。在乳糖不耐症患者體內,乳糖經胃和小腸進入大腸後,被細菌分解,產生多種氣體,H2是其中之一。H2被腸吸收,經血液傳送到肺,然後從呼吸道排出。
④測定糞便的酸度。其原理是未經消化的乳糖,在大腸中經細菌發酵產酸。根據酸液上升或pH下降情況,確定乳糖不耐受的程度。此法適用於嬰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