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產業是21世紀創新最為活躍、影響最為深遠的新興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對於我國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制高點,加快壯大新產業、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建設「健康中國」具有重要意義。「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印發,旨在進一步夯實生物產業創新基礎,促進現代生物技術更多惠及民生,著力打造生物經濟新動能。以下對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分析。
2016-2021年中國生物材料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表明,為廣泛凝聚社會各界智慧,增強規劃的科學性,提高規劃編制的透明度,現就生物產業「十三五」發展思路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建議,主要包括:
一、生物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重點方向、核心技術、主要任務及其發展目標建議;
二、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生物農業、生物製造、生物能源、生物環保和生物技術服務等生物產業各領域的發展趨勢、重點產品與服務、重大任務及政策建議;
三、推進生物產業產學研結合發展的建議;
四、加強生物產業集群發展的建議;
五、提高生物產業監管效率的建議;
六、促進生物產業國際化發展的建議等。
把握精準醫學模式推動藥物研發革命的趨勢性變化,立足基因技術和細胞工程等先進技術帶來的革命性轉變,加快新藥研發速度,提升藥物品質,更好滿足臨床用藥和產業向中高端發展的需求。到2020 年,實現醫藥工業銷售收入4.5 萬億元,增加值占全國工業增加值3.6%。
以臨床用藥需求為導向,依託高通量測序、基因組編輯、微流控晶片等先進技術,促進轉化醫學發展,在腫瘤、重大傳染性疾病、神經精神疾病、慢性病及罕見病等領域實現藥物原始創新。加快創製新型抗體、蛋白及多肽等生物藥。發展治療性疫苗,核糖核酸(RNA)干擾藥物,適配子藥物,以及幹細胞、嵌合抗原受體T 細胞免疫療法(CAR-T)等生物治療產品。推動抗體/多肽-小分子偶聯、生物大分子純化、緩控釋製劑、靶向製劑等可規模化技術,完善質量控制和安全性評價技術,加快高端藥物產業化速度。推動中藥提取物、中藥配方顆粒的規範化發展,完善基於藥材源頭的全過程質量可溯源體系建設,創製一批臨床價值大、科學價值強的中藥新品種。支持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市場前景廣闊的海洋創新藥物,構建海洋生物醫藥中高端產業鏈。
以臨床價值為核心,在治療適應症與新靶點驗證、臨床前與臨床試驗、產品設計優化與產業化等全程進行精準監管,提供安全有效的數據信息,實現藥物精準研發。以個人基因組信息為基礎,結合蛋白質組、代謝組等相關內環境信息,整合不同數據層面的生物學信息庫,利用基因測序、影像、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在產前胎兒罕見病篩查、腫瘤、遺傳性疾病等方面實現精準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對特定患者量身設計最佳診療方案,在正確的時間、給予正確的藥物、使用正確的劑量和給藥途徑,達到個體化治療的目的。
以提升藥物品質為目標,加快推廣化學原料藥綠色製備和清潔生產,積極推進化學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不斷提高原料藥和製劑產品質量技術水平,推動產業從原料藥出口向終端產品出口的轉變。持續推進中藥技術標準化,提升中藥質量及全產業鏈的規模化協調發展,開展基於網際網路+中藥材種植養殖平台建設,推廣中藥材無公害種植和綜合利用、中藥質量溯源檢定、中藥工業先進位造技術、中藥健康產品製造技術和藥材廢渣利用,提高中藥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促進單克隆抗體、長效重組蛋白、第三代胰島素等高技術含量生物類似藥的發展,提高我國患者的藥物可及性。開發藥物結晶設備和傳感器、先進粉體工程設備、新型超臨界萃取和色譜分離設備、新型固體製劑生產在線檢測設備和自控系統、高密度流加式和連續培養生物反應器、蛋白質大規模純化設備以及冷鏈儲存運輸系統等製藥裝備,加快製藥裝備的升級換代,提升裝備的自動化、數位化和智能化水平,切實提升包材和輔料的品質,加強產業綜合配套能力。
生物產業是一個大的概念,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就是生物醫藥產業。隨著國家戰略的實施和生物技術的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如免疫治療、細胞治療、基因技術等都會得到快速提升,這有助於解決人類遺傳性疾病治療問題,提升國民的平均壽命,對人類健康產生深遠影響。
目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形勢良好,但整個行業還處於發展早期,生物醫藥公司存在多、小、散等問題,影響了生物醫藥產業的正常發展。吳朝暉認為,生物醫藥產業要形成良性發展,需要政府部門、研發機構和企業的共同努力。《規劃》的出台,說明國家層面對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視,他建議相關企業和研發機構要抓住當前的大好時機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