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的蓬勃發展,也催生了售電市場的改革。積極的因素在增加,市場的力量在增強,潮流的趨勢不可阻擋,中國的電力巨頭開始紛紛註冊成立售電公司,售電公司如同雨後春筍般湧現。那麼售電市場前景會是如何呢?
電力產業作為國家基礎設施產業,改革的步伐從1998年開始,雖然由來已久,但進展緩慢,在9號文件出台之前,雖然在經歷了多次市場化改革之後,產業總體的活力有所提升,市場化程度提高,國家干預性不斷減少,但依然存在諸多問題,比如資源效率利用較低、價格機制不完善、相關規範性制度不完善等。
通過對售電市場前景分析,9號文件的出台,對於推動電力系統改革成效顯著,尤其是在售電環節,吸引了大批參與者。根據統計,截至到2017年2月10號,全國註冊的售電公司已經達到了6389家。售電行業的各方面利好也成功吸引了上市公司的關注,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到2017年2月18日,我國設立、參股售電公司的上市公司已經超過了15家。
在政策的趨勢下,售電公司的市場主體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點,按照9號文件,鼓勵進入售電公司領域的主體主要包含以下幾類:現有供電公司、大型發電企業、節能服務公司、工程建設公司、大型工業園區以及有條件的社會資本。根據統計,除了上述參與者,目前參與到售電領域的企業還包括了民營電氣設備企業、分布式能源企業等。
通過對售電市場前景分析,2015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約為5.55萬億千瓦時,按照《電價監管報告》的披露,目前我國售電市場其全國平均銷售電價約為為0.492元/千瓦時,則2015年我國售電市場容量約為2.73萬億元。隨著售電市場的開放,未來電價下降可期,而電價的下降有望促進社會用電量的增加,從而改善目前電力產能過剩的現象,一舉多得。
此外,隨著國家經濟逐步由工業向第三產轉型,不斷淘汰落後產能,加上整體GDP逐步回歸個位數增長,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急速放緩,另外國家已經明確提出2020年後限制新建火電廠,大部分源供給已經日趨飽和,由此帶來的輸電線路骨架也逐步完善。未來可以很清晰預見,我國電網建設投資的重心逐步由之前的主幹網向智能化、配電側、售電側、用電側轉移。
從以上分析來看,售電公司想要繼續發展,核心思想就是增值化和個性化,即:向用戶提供優質的增值服務,如優化購電策略、節能改造方案、用電方式諮詢、開展合同能源管理等,由此向用戶收取相應的服務費用,開發新的利潤增長點;根據對電力用戶需求期待的理解來設計產品和服務,讓產品能夠真正滿足用戶的用電服務需求,拓展利潤空間。以上便是售電市場前景的所有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