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水產品總產量達到6500萬噸。隨著水產加工企業數量進一步減少,行業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以下對水產品競爭分析。
隨著我國水產加工設備逐漸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升級,水產加工能力總體提升。水產品行業分析數據顯示,2015-2019年,我國水產品年均加工能力從2810.33萬噸提升至2888.19萬噸。2019年,水產加工能力為2888.19萬噸。
中國水產品的出口品種已從完全依賴初級產品向加工型產品轉變,產品附加值有所提高。蟹類、對蝦、貝類、鰻魚、金鯧魚、大黃魚、小龍蝦是中國水產品出口的優勢品種。現從生產型企業、技術服務型企業兩大類型來了解水產品競爭分析。
水產品競爭分析,生產型企業通常以成本控制為主要經營策略,通過規模化生產等方式實現低成本競爭優勢,以價格為主要手段占領市場、穩定市場,但技術研發投入欠缺,產品同質化情況嚴重。
技術服務型企業在規模化生產的基礎上採取以「價格+技術」開拓市場、以「技術+服務」穩固市場的經營策略,重視產品技術研發投入、技術人才培養,以貼近終端養殖客戶、跟蹤差異化需求為目標,依託技術、工藝等強大的專業化生產能力,提供最優性價比產品,建立客戶品牌粘性。水產品競爭分析,技術服務型企業在行業激烈競爭中優勢明顯,能夠占領飼料行業未來競爭的制高點。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城市快速生活節奏及較大的生活壓力,使得人們越來越趨向消費方便、快捷的包裝水產品。另外,隨著人們消費的升級,人們對功能食品、營養品等精深加工的水產品需求也正逐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