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我國水產品產量2770萬噸,同比增長1.1%。隨著中國經濟的衰退,許多大城市消費形式發生變化,從而制約水產品貿易發展。以下對水產品市場規模分析。
多年來我國水產品主要以人工養殖為主。水產品行業分析從數據統計顯示看,我國水產品供給以養殖為主,捕撈為輔,且這一趨勢愈發明顯。2011年我國養殖水產品產量占整體產量的71.89%,到2019年這一比例升至78.29%;捕撈水產品產量則從28.11%降至21.71%。
2019年我國水產品產量格局
中國歷史悠久,各地都有長期沉澱下來的市場消費習慣不同,水產品的市場銷售份額就不同。因此,在養殖水產品過程中,不要以單純生產目的去搞養殖,要以經營觀念發展養殖,「人無我有,人遲我早,人劣我優」,這樣,就算是常規品種,在找對了消費群體,規劃控制好養殖規格、上市時間,也一樣可以賣上好價,積極創收。
水產品市場規模在需求方面,對近8年來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2010-2019年我國水產品加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市場拓張速度呈現疲軟的趨勢,銷售收入增速漸漸變緩。2019年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228.19億元,同比下降5.8%。
水產品加工行業是漁業第二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水產品市場規模分析,2019年,水產品加工行業運行態勢基本平穩,水產品加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穩步提升,產業轉型升級和重構步伐加速,全年加工總量為2170萬噸,行業總產值約4441億元。
水產品市場規模分析,2019年5月份,我國水產品市場運行平穩,批發價格持平略跌。5月份,水產品加權平均批發價為每公斤20.96元,環比跌0.4%,同比跌8.1%。監測的批發市場水產品日均交易量4609.73噸,環比增8.8%,同比增8.6%。
總體來看,大部分水產加工只處在初加工環節。為了加強對水產資源的充分利用,提高水產品的附加值,國際水產已開發國家逐漸發展了水產品精深加工工業,主要包括低值產品的綜合利用,優質產品的精深加工,合成水產食品及保健美容水產食品的逐步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