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是全球第一大水產養殖的國家,養殖產量在全球也是排在前列。今年政府也印發了關於漁業的相關工作要點,全面推進綠色的水產品市場發展。20年在新冠的市場下,水產品存貨堆積,在防疫政策措施以下是2022年中國水產品產量情況。
2022年我省漁業漁政工作將按照「四穩一提」工作思路,一手抓漁業發展,一手抓長江「十年禁漁」,全面推進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實現2022年全年水產品總產量達到170萬噸以上,漁業經濟總產值達到685億元以上。
我國水產養殖是中國農業結構中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我國水產品產量主要來自水產養殖,2018-2020年水產養殖產量保持穩定增長,初步統計2021年水產養殖產量接近5400萬噸。2014-2020年,我國海水養殖的產量逐步增高,2020年我國海水產品產量2135.31萬噸,2014-2020年,淡水養殖的產量先增高再降低,至2020年淡水產品產量3088.89萬噸。
隨著農產品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水產品流通渠道不斷拓展,並帶動消費增長。2016年中國水產品表觀消費量超過5000萬噸後,2017年中國水產品表觀消費量開始出現明顯下滑,主要是受到淡水養殖面積的減少,2017-2021年中國水產品表觀消費量持續走高,初步統計2021年中國水產品表觀消費量接近5200萬噸。
2020年初,新冠肺炎席捲全球。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水產品市場面對了存貨堆積、銷不出去的困境;隨著我國防疫的有效措施,我國水產養殖業也逐漸恢復了活力。預計2022-2027年中國水產養殖業產值將以CAGR4%左右的增速上升至2027年超過1.3萬億元。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水產養殖和貿易大國,也是世界數一數二養殖產量超過捕撈產量的水產養殖大國。在消費升級、城鎮化推進和人口增長的推進下,預計我國水產品的消費仍將保持穩步增長。水產品加工是漁業生產的延續,是連接漁業生產和流通的紐帶。隨著人們對飲食健康的重視,對水產品的檢測也越來越嚴格,許多的時候採取顯微鏡對水產品進行檢測,檢測水產品的雜質顆粒、原蟲等,使水生動物疾病檢測技術能力顯著提升,已經成為水產發展必要環節。
水產品是連接漁業生產和流通的紐帶,今年政府對於漁業要點的工作部署,也是促進水產品行業市場發展。以上就是2022年中國水產品產量情況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