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國水平傳感器市場規模為480億元,2012年我國水平傳感器市場規模為513億元,2013年我國水平傳感器市場規模達到640億元,2014年我國水平傳感器市場規模則超過800億元。以下是水平傳感器市場規模分析。
水平傳感器市場規模
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臵,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並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 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 記錄和控制等要求,其功能實現主要由敏感元件、轉換元件、變換電路和輔助電源四部 分合力完成的。
傳感器自從20 世紀50 年代伊始,經歷了三大發展階段,從最原始的結構型傳感器 演變為固體傳感器以及最新的智能傳感器,傳感器技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當下的水平傳感器,具有智能特性,在智慧型手機、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車等領域應用廣泛,在整個智慧城市的建設中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國內傳感器市場持續快速增長,年均增長速度超過20%,2011年傳感器市場規模為480億元,2012年達到513億元,2013年達到640億元,2014年則超過800億元。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在我國的市場規模最大,分別占到整個傳感器市場的21%、19%和14%;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流量傳感器、水平傳感器已表現出成熟市場的特徵。近年來,物聯網在中國市場快速發展,進一步拉動傳感器產品需求上漲。
通過對水平傳感器市場規模分析,至2015年,我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或達到7500億元,傳感器產業將從中直接受益。2010年,我國傳感器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實現銷售收入440.27億元。據業內專家介紹,此後中國傳感器市場將穩步快速發展,在物聯網市場規模大幅增長的動力之下,2015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200億元以上。預計,2017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為2070億元,到2021年將增至5937億元,未來五年(2017-2021年)中國傳感器產業年均複合增長率約30%,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國的傳感器技術及其產業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國內傳感器產業在雙加工程(加快力度和加快發展)的方針指導下,建立了中國敏感元器件與傳感器生產基地。有業內專家指出,目前我國已有不少從事傳感器的生產和研發的企業,早在2009年底,敏感元件和傳感器年總產量已達到20億隻,傳感器產品達到10大類、42小類、6000多個品種。
此外,工信部將在資源優勢地區創建國際傳感器產業園--中國「傳感谷」,以實現產業聚集和規模效應,形成產業鏈完備、結構合理、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年產值規模的產業聚集區。
隨著「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的大力推進,水平傳感器技術及傳感器產業的重要性將日益凸顯。國內水平傳感器企業應從自身出發,加大核心高科技創新投入,繼續發揮在國內市場應用、渠道、服務、價格、產業生態系統等領域的固有優勢,推進水平傳感器市場化應用。
綜上所述,在水平傳感器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成熟的背景下,水平傳感器憑藉布置方便、成本低等自身獨特的優勢,逐漸滲入到工業領域的各個環節,成為市場上的新興熱點。未來,在市場、技術、政策等驅動下我國傳感器產業將得到快速發展,技術水平進一步提高,國產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進一步提升,水平傳感器產業邁入發展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