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識別技術 內容詳情
2017年我國生物識別技術行業前景分析:組合運用
 生物識別技術 2017-01-09 17:23:19

  指紋識別、臉部識別、聲音識別、靜脈識別、瞳仁識別……這些曾經只出現在《碟中諜》等大片中的生物識別技術,如今已逐漸揭開神秘面紗,走進大眾的日常生活中。智慧型手機使用、上班打卡考勤、銀行開戶取款、學歷職稱等考試的身份認證,這一系列的事項都可以通過生物識別技術來完成。那麼生物識別技術行業發展趨勢如何?下文是對2017年我國生物識別技術行業前景分析。

2017年我國生物識別技術行業前景分析:組合運用

  三大因素制約生物識別發展 盜刷複製問題亟待解決

  在我國生物識別發展的相對較慢,主要是長久以來,技術創新不足、應用推廣有限、價格成本的制約,雖然有局限性,但是總體來說,生物識別的發展還是呈螺旋上升的局面。從好的方面來說,生物識別目前在視屏監控,樓宇對講,智能小區,智慧醫療,地鐵安檢,智慧銀行等領域的應用,極大的便捷了人們的生活,它似乎不在像從前那麼「高不可攀」。事實上,隨著智能家居,智能樓宇在人們生活中的逐漸普及,生物識別已經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生物識別由於人的生物特徵通常具有唯一性,和傳統的密碼相比,生物識別具有隨身攜帶、安全可靠、難以偽造的優勢。

  針對如今各種盜刷,偽造複製現象,也有應對之策。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在2016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上發布消息,自己所研發的「網絡可信身份認證服務平台」即將在多地投入試點。通過該平台個人可以在網上生成一個終身唯一編號的「身份證網上副本」,今後無需攜帶身份證,在辦理入住酒店、開網店等需實名認證的業務時,靠「刷臉」就可完成身份認證,同時還能避免身份被冒用的風險。「生物秘鑰」的運用也是解決途徑之一,「生物秘鑰」是通過人類生物特徵進行身份認證的一種技術,計算機對人的生物特徵進行取樣,提取其唯一的特徵並且轉化成數字代碼,再進一步將這些代碼組成特徵模板。

  生物識別技術將組合運用 守護安全大門

  在多種生物識別技術中,最為普及的當屬指紋識別。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生物識別技術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指紋識別在智慧型手機中的滲透率為40%。現今,隨著網際網路、移動支付的發展,以指紋識別為代表的多種生物識別技術越來越成為網絡時代鑑別身份的重要手段。

  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包括網際網路金融在內的企業是否有權利對用戶私人生物信息進行採集,並識別其法定身份。目前,國內對什麼企業能採集公民生物信息缺乏足夠監管措施,企業和用戶願意用什麼技術就可以用什麼技術。但是,一旦這些生物識別技術被大幅推廣之後,如果出現大面積的個人隱私信息泄露,企業承擔得了這種可能影響公共安全和國家安全的風險嗎?

  因此,應該由國家主導或授權、監督特定企業構建成熟、穩定的生物識別統一身份認證平台,並增加生物識別系統的複雜性,才能最大限度防止「生物秘鑰」推廣之後可能產生的副作用。畢竟,我們期待任何一項新技術為人類帶來便利的同時,更要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面對這些生物識別技術各有利弊的情況,有業內人士通過對生物識別技術行業前景分析表示,未來,複合生物識別技術將逐步取代單一生物識別技術。隨著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展,新一代的生物識別技術以其獨有的特性,必將引領著單一的生物識別方式向符合生物識別方向轉變。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生物識別技術相關研究報告
生物識別技術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