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醫院市場抗潰瘍藥品占比為58%;助消化產品占比為18%;腸胃動力藥品占比為14%。胃腸疾病為常見病、多發病,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特別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更為多見,如不及時治療,長期反覆發作,極易轉化為癌腫。以下對胃藥行業競爭分析。
胃藥行業競爭分析,我國消化系統用藥的銷售額位居各種藥品類別的前五位,是位列於抗感染、心血管類和抗腫瘤之後的一個重要治療類別,而消化類系統用藥絕大多數為胃用藥。胃藥行業分析指出,2016年我國胃腸用藥零售市場規模為188億元,2017年我國胃腸用藥零售市場規模達到209億元。
2008-2017年我國胃腸用藥零售市場規模走勢圖
胃藥在我國發展歷史悠久,消費者普遍對中成藥在理氣和胃、止痛舒緩、調理等方面的特性比較認可。當今社會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胃腸道疾病患者越來越多,胃腸道用藥市場呈上升趨勢,其中成人用藥主導市場,占比超過九成。兒童用藥市場規模遠小於成人,但其成長性較好,增速明顯。現從三大市場狀況來分析胃藥行業競爭。
胃藥行業競爭分析,2015年有7個品種進入樣本醫院採購,即:莫沙必利、伊托必利、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普蘆卡必利、氯波必利、西沙必利,生產供應商涉及約60家企業。國內領先的前8家胃動力藥公司CR8=92.4%≥70%,因此,國內胃動力藥市場結構為極高寡占型。TOP 10企業中,國內企業有5家,國產胃動力藥採購金額占54%;外資企業有5家,進口藥和外資合資藥占46%。
胃藥行業競爭分析,2015年莫沙必利國內樣本醫院採購金額約為1億元,居胃動力藥品種之首,2005-2015年莫沙必利在國內樣本醫院採購金額複合年增長率達14.3%(見圖4),近3年複合年增長率降為5.3%;第二位為伊托必利,採購金額為3511萬元,10年間複合年增長率達34.2%,近3年複合年增長率降為6.6%。多潘立酮居第三位,採購金額為2542萬元,10年間複合年增長率-1.8%,近3年複合年增長率降為0.1%。
胃藥行業競爭分析,有6種劑型進入胃動力藥樣本醫院採購,劑型市場份額分別為:片劑95.5%、膠囊劑2.4%、注射劑1.1%、混懸劑0.8%、溶液劑0.1%、顆粒劑0.1%。
十多天的調查走訪,胃藥行業競爭從市場的情況來看,治療胃腸道疾病的品種不下五六十種。在胃藥這一龐大的市場中,有傳統藥的堅守,國產品牌藥的推陳出新,進口藥的強勢占有,各廠家角逐激烈,要想真正站穩腳跟著實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