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溫度計是在1593年由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1564~1642)發明的。他的第一隻溫度計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帶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時先給玻璃泡加熱,然後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隨著溫度的變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會上下移動,根據移動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溫度的變化和溫度的高低。溫度計行業定義如何?溫度計有熱脹冷縮的作用所以這種溫度計,受外界大氣壓強等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所以測量誤差較大。現對溫度計行業定義及分類進行分析。
溫度計行業定義
溫度計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溫度計是可以準確的判斷和測量溫度的工具,分為指針溫度計和 數字溫度計。
溫度計行業分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現代工業技術的需要,測溫技術也不斷地改進和提高。由於測溫範圍越來越廣,根據不同的要求,又製造出不同需要的測溫儀器。下面介紹幾種。
轉動式溫度計
轉動式溫度計是由一個捲曲的雙金屬片製成。雙金屬片一端固定,另一端連接著指針。兩金屬片因膨脹程度不同,在不同溫度下,造成雙金屬片捲曲程度不同,指針則隨之指在刻度盤上的不同位置,從刻度盤上的讀數,便可知其溫度。
半導體溫度計
半導體的電阻變化和金屬不同,溫度升高時,其電阻反而減少,並且變化幅度較大。因此少量的溫度變化也可使電阻產生明顯的變化,所製成的溫度計有較高的精密度,常被稱為感溫器。
熱電偶溫度計
熱電偶溫度計是由兩條不同金屬連接著一個靈敏的電壓計所組成。金屬接點在不同的溫度下,會在金屬的兩端產生不同的電位差。電位差非常微小,故需靈敏的電壓計才能測得。由電壓計的讀數,便可知道溫度為何。
光測高溫計
物體溫度若高到會發出大量的可見光時,便可利用測量其熱輻射的多寡以決定其溫度,此種溫度計即為光測溫度計。此溫度計主要是由裝有紅色濾光鏡的望遠鏡及一組帶有小燈泡、電流計與可變電阻的電路製成。使用前,先建立燈絲不同亮度所對應溫度與電流計上的讀數的關係。使用時,將望遠鏡對正待測物,調整電阻,使燈泡的亮度與待測物相同,這時從電流計便可讀出待測物的溫度了。
液晶溫度計
用不同配方製成的液晶,其相變溫度不同,當其相變時,其光學性質也會改變,使液晶看起來變了色。如果將不同相變溫度的液晶塗在一張紙上,則由液晶顏色的變化,便可知道溫度為何。此溫度計之優點是讀數容易,而缺點則是精確度不足,常用於觀賞用魚缸中,以指示水溫。
數字溫度計
數字體溫計是利用溫度傳感器將(溫度)轉換成數位訊號,然後通過顯示器(如液晶、數碼管、LED矩陣等)顯示以數字形式的溫度,能快速準確地測量人體溫度的最高值,與傳統的水銀體溫計相比,具有讀數字方便,測量時間短,測量精度高,能記憶並有提示音等優點,尤其是數字體溫計不含水銀,對人體及周圍環境無害特別適合於醫院,家庭使用。
使用方法
1 .體溫計使用前,應先用酒精對體溫計頭部進行消毒。
2 .按壓開關,蜂鳴器馬上發出蜂鳴音,顯示器如圖A 所示,時間約2 秒鐘。
3 .然後顯示器顯示上次側量的溫度如圖B (假如上次測量為36.5 ℃ ),井持續2 秒鐘左右。然後顯示器可能顯示如C圖所示.「℃ 」符號閃爍,表示體溫計己處於待側狀態。(如此時室溫高於32 ℃ ,體溫計將顯示室溫而不顯示如D 圖所示,同時「℃ 」符號不斷閃爍)。
4 .將體溫計用來量體溫。量體溫時顯示出的溫度值逐漸上升,同時「℃ 」符號不斷閃爍。
5 .當體溫上升速度在16 秒內小於0.1 ℃ 時,「℃」符號停止閃爍,同時體溫計發出約5 秒鐘的蜂鳴提示聲,這時體溫計測量完畢,可以讀取顯示出的體溫值。
水銀溫度計
灑落出來的汞必須立即用滴管、毛刷收集起來,並用水覆蓋(最好用甘油),然後在污染處撒上硫磺粉,無液體後(一般約一周時間)方可清掃。
此溫度計的讀數沒有估讀值。或說讀出數的最後一位是準確值,不用再估讀分度值後面的數字了。
水銀溫度計的使用
使用溫度計時,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測量範圍),然後看清它的最小分度值,也就是每一小格所表示的值。要選擇適當的溫度計測量被測物體的溫度。測量時溫度計的液泡應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且玻璃泡不能碰到被測物體的側壁或底部;讀數時,溫度計不要離開被測物體,且眼睛的視線應與溫度計內的液面相平。
1.使用前應進行校驗(可以採用標準液溫多支比較法進行校驗或採用精度更高級的溫度計校驗)。
2.不允許使用溫度超過該種溫度計的最大刻度值的測量值。
3.溫度計有熱慣性,應在溫度計達到穩定狀態後讀數。讀數時應在溫度凸形彎月面的最高切線方向讀取,目光直視。
4.切不可用作攪拌棒。
5.水銀溫度計應與被測工質流動方向相垂直或呈傾斜狀。
6.水銀溫度計常常發生水銀柱斷裂的情況,消除方法有:
①冷修法:將溫度計的測溫包插入乾冰和酒精混合液中(溫度不得超過-38℃)進行冷縮,使毛細管中的水銀全部收縮到測溫包中為止。
②熱修法:將溫度計緩慢插溫度略高於測量上限的恆溫槽中,使水銀斷裂部分與整個水銀柱連接起來,再緩慢取出溫度計,在空氣中逐漸冷至室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