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體育用品不僅是文化藝術、教育、體育、科技事業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機關團體、廠礦企事業單位辦公的必需品。通過對我國文教體育用品行業現狀分析了解到,全球體育用品業正朝著大眾體育用品、新型體育運動用品及高科技體育用品等方向發展,且各國體育用品均表現不俗,在國民經濟中均處於較高地位。
2015年1~12月,文教辦公用品行業產銷率97.3%,較2014年同期下降0.2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累計192.5億元,同比下降3.6%。體育用品行業產銷率98.5%,較2014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累計545.0億元,同比增長0.5%。
工業和信息化部11月15日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促進文教體育用品行業升級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0年,文教體育用品行業的技術和裝備水平要全面提升,產品豐富度、品質滿意度、品牌認可度明顯增強。
「總的來說,是要推動文教體育用品行業與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融合發展,提高產品附加值;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營銷模式創新,提升行業國際競爭力;擴大文教體育用品中高端產品供給,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要,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我國已形成了原材料、零部件、產品設計和生產、物流等完整的產業體系,成為世界文教體育用品生產、出口和消費大國。2015年,我國文教體育用品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3265億元,產品出口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規模以上企業為2187個,湧現出一批國內知名品牌。
「我國文教體育用品行業大而不強,主要問題有三個。」上述負責人表示,一是企業研發設計、技術創新能力薄弱,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二是低價競銷比較普遍,假冒偽劣產品困擾低端市場和農村市場,帶來產品質量和安全問題;三是生產裝備自動化程度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產品加工精細化程度不高,缺乏國際知名品牌,國內高檔產品市場多被國外知名品牌占領。
針對這三個問題,《規劃》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幾個關鍵指標,分別是規模以上骨幹企業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超過1.5%;超過60%的規模以上企業生產裝備和工藝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質量管理體系;超過80%的規模以上企業制定實施明確的品牌戰略,形成3至5個擁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在國際市場具有較高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優勢品牌。
豐富產品品種、提升產品品質、培育知名品牌、強化基礎能力、推動綠色發展和促進兩化融合被列為六項重點任務。《意見》強調,要支持企業深度挖掘消費者需求,適應和引領消費升級趨勢,通過設計、研發和生產「微創新」,不斷增加花色品種、提升產品功能。
「我們支持骨幹企業加快開發推廣高檔原子筆、智能室內健身器材、休閒運動器材、釣具等綠色、智能、健康的多功能中高端產品,推進發展個性化定製等新型製造模式。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等技術,開拓全民健身新產品。」上述負責人說。
我國文教體育用品行業現狀分析如上所述,2016-2021年文教體育用品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顯示,文教體育用品行業未來仍將呈現快速發展態勢。毫無疑問,這個行業的前景極具誘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