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分析之後獲悉,伴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直線上升,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回收與再利用問題也被提上日程。
一般來說,動力電池的容量低於80%就不能再用在新能源汽車上,但這並不代表報廢下來的電池已經失去價值,它還可以被用作儲或者相關的供電基站以及路燈、低速電動車身上。
國家應該出台相關的政策,來牽頭建立並鼓勵企業參與,共同完善動力電池的回收和梯次利用,以免重蹈鉛酸電池回收不足帶來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覆轍。
電池回收體系亟需搭建
電池技術的高速發展,直接推動了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15年4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9060輛,同比增長1.5倍;而前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3.44萬輛,同比增長近3倍。更多最新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不過,高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也帶來了另外的煩惱,未來動力電池大量回收將是不得不面臨的問題。據預測,按現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估算,今年動力鋰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2萬至4萬噸,到2020年更是達到了12萬至17萬噸。
目前,我國僅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中明確提出,要制定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建立動力電池梯級利用和回收管理體系,明確各相關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引導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加強對廢舊電池的回收利用,鼓勵發展專業化的電池回收利用企業。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吳鋒表示,電動車雖然實現了零排放,但動力電池卻擁有高污染特點。我國應未雨綢繆,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雖然尚未到大規模報廢期,建立相應的標準。